最后,強化四項推進措施。一是加強產業引導,推進集聚集約發展。打造石油裝備制造集聚區,圍繞鉆井裝備、采油裝備、集輸設備、特種車輛、配套產品五個大類,發展高端石油裝備產品和配套產品,積極開發海上石油開采成套裝備,拓展油氣水管道輸送防腐工程、定向穿越工程等工程技術服務業務。依托中國國際商會山東商會、東營國際石油裝備展,積極培育全國性的石油裝備產品市場中心。二是加大科技投入,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集中財政科技投入,加大對行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的支持力度。探索科技金融業務,改善企業融資環境,推進科技型企業上市。對設立國家、省級研發機構的企業給予獎勵,支持企業在發達國家設立研發機構。
推進國家采油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石油裝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積極引進國家級研發和檢測機構,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三是完善創業平臺建設,加快培育科技型企業。加快建設中國石油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提升生產力中心、成果轉化中心、技術轉移機構、科技資源共享等科技條件平臺服務能力,為科技型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提供便捷高效服務。四是培育高端研發人才,為產業基地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充分發揮中國石油大學作用,依托黃河三角洲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重點研發機構、科技項目、創新創業平臺,加快引進石油裝備領域的院士、學術帶頭人、歸國博士等高端人才及創新團隊。爭取在東營市設立石油裝備“泰山學者”崗位,探索實施“黃河口學者”工程,聚集一批高層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