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內其他地區相比,東營石油裝備產業可謂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表現出眾多特色和優勢:
其一:企業實力較強。產值過億元的骨干企業達到67家,其中,3億元以上24家,勝利高原、孚瑞特、勝機、勝動、勝利泵業、勝利偉業等企業在全國同行業處于排頭兵地位。中小企業達到220多家,占全市石油裝備企業的90%,金地偉業、普瑞思德、恒業公司、新大管業、新大通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專業化程度高,特色鮮明,成長性好。
其二:產品種類齊全。全市已形成以鉆機、鉆桿、抽油機、抽油泵、抽油桿、油氣集輸管道、油田特種車輛等成套設備為重點,涵蓋物探、鉆井、測井、固井、采油、井下作業、地面工程、管道運輸等各領域的產品體系。其中鉆機、抽油機、抽油桿生產能力國內第一,潛油泵國內第二,皮帶抽油機、連續抽油桿國內獨家生產。擁有名牌產品9個,其中中國名牌1個。
其三:產業關聯度較高。東營石油裝備產業體系較完整,集研發、制造、服務、內外貿于一體,企業之間通過專業分工,在技術信息、原材料供應、產品銷售渠道和價格等方面建立起共生、互補、競爭的發展模式,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品開發由低端向高端、公司主營業務由制造向工程服務轉變的態勢明顯。
其四:特色產業基地內部定位明確。基地內實現了錯位協調發展,骨干企業以大型成套裝備為主導產品,走研發、制造和工程技術服務一體化發展的路子;中型企業大多從事1—2個專業領域的產品研發、制造和銷售,走專業發展的路子;小型企業一般從事工具類產品的制造和銷售,部分為大型企業生產提供配套。同時,圍繞行業發展,涌現出一批專業從事產品研發、設計、檢測的技術服務型企業和機構。
其五:創業載體多。東營市已建成一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家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和4家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中心,園區范圍內集中了174家石油裝備企業,占東營石油裝備企業總數的71.2%。中國石油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累計孵化石油裝備科技型企業78家。東營市建成了國家級示范生產力促進中心,市大型科研儀器共享平臺的儀器設備總價值達到2.4億元,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服務的能力得到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