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太陽驅動”號飛機是世界最大也是唯一設計為晝夜飛行的的太陽能飛機。9日,“太陽驅動”號項目的兩位發起人貝特朗˙皮卡爾和安德烈˙博爾施貝格在瑞士帕耶訥空軍基地對外發布了新一代“太陽驅動2”號飛機,這架飛機將用于2015年進行的首次太陽能飛機環球飛行。
首次晝夜不間斷飛行、瑞士至比利時跨國飛行、瑞士至摩洛哥洲際飛行以及橫跨美國東西海岸飛行……自2010年首飛成功后,不消耗一滴燃油的“太陽驅動”號飛機不斷創造著新的飛行記錄,并一次次探索著太陽能的用途和潛力。
正因為在過去四年中“太陽驅動”號帶來了許多驚喜,9日新一代“太陽驅動2”號飛機的發布會也吸引了眾多人士,帕耶訥空軍基地內由一間廠房臨時改建的發布大廳內座無虛席。該項目發起人之一貝特朗˙皮卡爾表示,“太陽驅動2”號是太陽能飛機的新革命:
“和第一代飛機相比,第二代是真正的革命。第一代飛機表明(太陽能飛機)可以實現地區晝夜飛行。而第二代飛機上配有衛生間、單人駕駛艙,可以在機上進行身體鍛煉,這是適應長途旅行的飛機。”
為了適應環球長途飛行的特殊需要,“太陽驅動2”號在第一代飛機的基礎上對太陽能電池數量、翼展長度、重量等方面都加以改進。比如,“太陽驅動2”號使用了超過1.7萬塊太陽能電池板,比第一代飛機多出5000塊電池,用以吸收并儲存更多太陽能。安裝電池的飛機翼展也更長,達到72米,相當于一架波音747飛機的翼展長度。由于使用超輕碳纖維材料制造,飛機的重量只有2.3噸,僅相當于一輛普通轎車。“太陽驅動”號項目的另一發起人安德烈˙博爾施貝格說,新一代飛機的改良設計將能夠滿足120小時的連續飛行:
“我們將要進行環球飛行,需要跨越大洋,新一代飛機的設計能夠支持5天5夜的連續飛行,完成從中國到美國或者從美國返回歐洲的路程。我們不想花時間上游泳課,所以我們必須要確保飛機在空中不會出現問題。”
皮卡爾和博爾施貝格計劃于2015年3月開始進行首次環球飛行嘗試。他們將從波斯灣地區起飛,途中經過阿拉伯海、印度、中國、太平洋、美國、大西洋、南歐或北非等地區。屆時,兩人將輪流駕駛飛機,即一人駕駛5至6天后交換駕駛,共同完成35000公里的環球航程。作為人類首次駕駛太陽能飛機挑戰環球飛行的嘗試,皮卡爾和博爾施貝格在途中將可能面對天氣、飛機機械狀況、駕駛員身體情況等多方面挑戰。對于這些未知和困難,在十幾年前曾經完成熱氣球環球旅行的皮卡爾用他的冒險家精神表示,希望通過“太陽驅動”號的嘗試向公眾展示探索未知的力量:
“重要的是通過 太陽驅動 號向人們展示,憑借探險的精神和有拓展能力的團隊能夠實現被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事。生活中有相當多的人成為了一成不變的囚徒,他們害怕未知。所以,探險精神應當和盡可能多的人一起分享,讓盡可能多的人敢于嘗試。”
“太陽驅動2”號將于下月進行試飛,之后還將在瑞士境內進行訓練飛行,為明年的環球飛行做準備。不論“太陽驅動”號在未來還能飛多遠,兩位瑞士探險家都為探索太陽能的潛力和人類的極限做出了積極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