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那么石油裝備就是石油工業的“脊梁”。2009年1月,經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批準,國家火炬計劃石油裝備特色產業基地花落東營市。
東營市——共和國唯一每年都生長大量新土地的城市,坐落于黃河尾閭,渤海灣畔。這座成立于1983年10月,擁有8053平方公里面積和185萬人口的城市,2009年人均GDP超過1.5萬美元,已經成為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核心區域。南部為齊國故地,“兵圣”孫武即誕生于斯;北部和中部為沖積平原,母親河每年造陸地3萬畝;黃河入海口附近為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球溫帶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有“百鳥樂園”之稱。全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和石油工業的最高學府——中國石油大學均坐落在境內。
這座伴隨石油工業發展而成長的資源型城市,培育了大量石油專門人才,攻克了多項石油工業技術,連續四次被命名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根據2009年中國城市創新報告,該市列全國地級市創新能力綜合測評第29位。作為區域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的一把利劍,東營的石油裝備產業已成為國內同行業的“領頭雁”,產業規模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多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部分產品可與國際一流媲美。
特色與優勢:“利好”疊加發力
近年來,隨著自主創新戰略的深入實施、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東營的石油裝備產業實現了健康快速發展。東營石油裝備產業發展水平如何?下面一組數據給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總產值占全國石油裝備制造業的三分之一左右,鉆機、管具、采油裝備大量出口中亞和東歐,石油管具大量出口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主導產品陸地石油鉆機、抽油機、石油專用管、抽油(電)泵、抽油桿、燃氣發電機組、油田特種車輛等,其產能(占國內市場比重)分別達到130臺(26%)、5000臺(60%)、80萬噸(30%)、20000臺(50%)、1200萬米(25%)、1000臺(80%)、400臺(30%);山東省石油裝備產品銷售收入連續兩年位居全國首位,而其主體就在東營,東營已經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石油裝備制造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