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化工高峰論壇在達州舉行 把脈能源化工產業走向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3-30 四川日報 關注度:0]
摘要: 中國能源化工高峰論壇在達州舉行
《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出臺僅1月多,“氣都”達州開始了一場新的對接行動。28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理事會暨中國能源化工高峰論壇在達州舉行。副省長李成云出席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能源產業巨頭...
中國能源化工高峰論壇在達州舉行
《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出臺僅1月多,“氣都”達州開始了一場新的對接行動。28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理事會暨中國能源化工高峰論壇在達州舉行。副省長李成云出席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能源產業巨頭、專家學者共400余人出席論壇。
隨著國內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加強環保等政策的實施,國內對天然氣的需求將與日俱增。四川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特別是普光氣田開發以后,四川能源化工發展突飛猛進。在論壇上,眾多專家學者研討國際金融危機下的能源形勢,共同把脈能源化工產業新走向。
能源變局中 川氣如何搶占先機
未來5年內,中石油、中石化等相關單位將在達州區域內投入不低于1000億元,建設龐大的天然氣石化產業集群。面對石化產業振興調整的機遇,川氣如何搶占先機?
深度加工,推進能源產業縱深發展
“我國清潔能源占能源的比重僅為23%,而發達國家這一比重為60%。”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馮世良指出,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不合理現狀已經發出調整的信號。在我國的能源消耗中,煤炭占能源的比重為70%,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需要大力發展以天然氣為主的清潔能源。
缺口即是空間。隨著國內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加強環保等政策的實施,預計2010年我國天然氣的需求量將達到1000-1100億立方米,同期天然氣產量只能達到900-950億立方米。“普光氣田的開發,使得四川能源化工產業突飛猛進發展,同時帶來深度加工的機遇。以天然氣開采為契機,推進能源產業向縱深發展,可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長李勇武表示。
搶抓機遇,大抓項目、抓大項目
“國際金融危機對四川的天然氣化工來講,機遇大于挑戰,因為能源的缺口始終存在。”馮世良列舉了一組數據:國內石油缺口50%,天然氣缺口50%-60%,川氣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空缺。
目前被譽為“氣都”的達州正搶抓機遇,通過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促發展。未來5年內,中石油、中石化等相關單位將在達州區域內投入不低于1000億元的巨資,建設龐大的天然氣石化產業集群。走進達州天然氣能源化工產業園區,到處是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據了解,到2010年,園區產值將達100億元以上,稅利達15億元以上。目前,產業園區已有20個已開工和待開工項目進駐,簽約資金2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