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一個大膽的舉動”,路透社昨天感慨的“這”,指的是中國發改委宣布20日大幅上調成品油價格的決定。讓西方輿論意外的是,中國會在距離上次提價不到6周時間內再次上調油價,且“漲幅超過預期”,以至于“中國私家車主只能眼睜睜看著油價升到比美國還高20%的水平”。西方分析家進而揣測“中國政府不再擔心通貨膨脹”,“近來煉油虧損的中國石油企業也將因此贏得喘息”。但“油價進入8元時代”在中國引發的并不僅有媒體的高曝光率,還有民間的牢騷與爭議。有學者提出,中國人為高油價承擔的成本已經比歐美國家高很多,政府需要權衡的不僅是石油企業的利益,還有普通百姓的情緒。同樣的“加油站痛苦”也在折磨美國,受“油價逼近歷史紀錄”所逼,奧巴馬不得不公開與政治對手斗嘴,他的支持者則強調“遏制油價上升是任何美國總統都玩不轉的游戲”。西方輿論有一種悲觀預期,認為高油價會成為威脅全球經濟的“下一個希臘”,同時讓“如何在高油價時代生活”成為一道全球性課題。
罕見漲幅被稱大膽之舉
“中國多座城市加油站前汽車排起長龍,甚至導致路面擁堵,有些加油站被迫停業。”德國財經網昨天用這段文字記錄了19日晚的中國。文章說,導致出現這種場景的,是中國發改委宣布于20日零時起進行今年第二次成品油價格上調。路透社說,中國汽柴油價格漲幅達6%—7%,每噸零售價格上調600元人民幣,這是中國油價33個月以來的最大漲幅。美國彭博社說,這是中國在不到6周內第二次提高油價。
“我原以為漲幅只會有3%,這真是發改委一項大膽舉動,看上去由于最近通脹率大幅下跌,提高油價找到了政治上適宜的窗口期。”香港未來投資分析師戈登·關這番評論20日被路透社等西方媒體廣泛轉引。路透社稱,中國私家車主們眼睜睜看著油價上漲到比美國還高20%的水平,與中國自己3年前的油價比,漲幅也達到50%。彭博社說,提價是一個信號,說明在中國CPI指數創20個月來新低的情況下,中國“反通脹運動”已終結。BBC也說,中國政府看上去不那么擔心通脹了。
“中國最新的油價上漲將給中國的石油巨頭企業喘息的空間”,美國《華爾街日報》19日說,國際油價不斷高企讓中石化在去年前三季度煉油虧損231億元人民幣,中石油煉油虧損415億元人民幣。路透社說,按照中國制定的規則,國際市場3種原油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上漲超過4%,國內油價就需調整,而目前漲幅已超過10%。兩會期間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就已呼吁提價。文章還說,盡管漲幅巨大,但市場人士相信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對石油的需求不會因此受到過大影響。中國發改委稱,在延緩漲價的同時還適當壓制了漲價幅度,如果按照國際市場油價漲幅,此次調價幅度應在每噸700元左右。
“如今中國每加侖油價已達4.43美元,比加利福尼亞州還高10美分了”,美國《洛杉磯時報》20日對中美油價做了一番比較。類似的比較在中國互聯網上更多。一份流傳很廣的統計顯示,若以95號石油價格從高到低排序,本次調價將中國油價的全球排名從110位提升到70位。“mytravelcost”網站2012年3月數據則稱,世界上油價最高的國家是土耳其,油價最低的國家是委內瑞拉,中國調價后將成為世界油價第85高的國家。與剛踏入“8元時代”的中國相比,韓國、日本、法國、德國,以及瑞典等北歐國家平均油價合人民幣都超過10元。美國平均油價只有每升0.85美元,委內瑞拉只有每升0.05美元。
“20日幾乎所有中國媒體都在重點報道油價上漲”,這是BBC對中國的觀察。在美國,油價高帶來的煩惱被稱做“加油站痛苦”,《洛杉磯時報》說,“如今中國也感受到加油站痛苦了”。文章援引北京的哥黃先生的話說,此次漲價后他每周要多付16美元(約100元人民幣)油錢,“我們的收入沒怎么漲,但食品、房價,特別是油價什么都在漲,我看了國際新聞,知道國際油價在漲,但中國油價漲這么多還是讓我吃驚”。文章說,如今中國的油價幾乎是2000年水平的3倍,這種漲幅無法不引起中國的工薪階層的注意。
“中國不再是低成本天堂”,印尼《雅加達郵報》上周斷言油價提升會削弱中國作為低成本天堂的吸引力時,依據的還是中國2月份提高油價后的數據。文章說,隨著油價提升推高運輸成本,中國將面臨新通脹壓力,而中國工資成本與過去比已經提高不少,現在中國的平均工資是每天4.11美元,已高于越南(2.75美元)、印尼(2.81美元)和柬埔寨(1.84美元),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已從中國向上述國家轉移。
此次油價提升也引發中國學界爭議。多家中國媒體援引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紀鵬的話說,油價上漲最終成本都由消費者埋單,由于美國的國民收入比中國高得多,中國消費者為高油價承擔的成本已是歐美國家的五六倍。還有中國學者認為,老百姓和油企就像螞蟻和大象在博弈,油價上漲有合理性,但政府也需考慮老百姓的承受力,如果“兩油(中石油、中石化)”繼續高高在上,定價機制不透明,民眾的牢騷還會繼續。中國能源投資網CEO張杰20日對《環球時報》說,油價跨入8元時代對中國來說是個坎兒,此輪漲價有伊朗、敘利亞等國際因素影響,也有春耕即將開始的問題,總體來說,油價繼續上漲會是大趨勢。如果從積極方面想,普通消費者將更多限制駕車出行,對節能減排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