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競技場
資金正在瘋狂地涌入非洲!
近年來,國際油價上漲,號稱“世界油庫”的中東地區局勢動蕩不安,西方國家紛紛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非洲。非洲是全球勘探程度較低的地區,油氣風險勘探主要依靠外國公司,目前有400多家外國公司在非洲持有勘探合同區塊面積,外國公司持有的勘探區塊面積占非洲合同區塊面積的近80%。
對非洲的新一輪爭奪又在上演,這片大陸不再僅僅是美國、法國、英國等歐美大國進行戰略和地緣政治角逐的生死競技場,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巴西等新興國家正在加入競爭的行列,越南也開始進入非洲市場。
據報道,2010年12月份,印度向非洲大陸派遣了兩個高級代表團,石油部長迪奧拉率領一個由能源高管組成的代表團訪問蘇丹、尼日利亞、安哥拉和烏干達。印度與尼日利亞簽署價值達3.59億美元的投資協議,與安哥拉簽署聯合開采和冶煉工程協議,這被看作是將來簽署更大協議的前奏。
而在蘇丹石油市場上,活躍著35家國外石油大公司。大尼羅石油作業公司(GNPOC)負責1/2/4區的勘探開發及鋪設蘇丹境內的主要石油管道;3/7區由蘇丹PDOC負責;6區由中石油(CN-PC)獨資開發,蘇丹國家石油公司(Sudapet)享有5%的股份。
在尼日利亞,與殼牌等公司在此地長達半個世紀的石油開采歷程相比,中國在非洲的能源合作其實是剛剛起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汪巍說,在尼日利亞,好的區塊大部分都是歐美石油公司控制著的。中國石油公司比西方石油公司晚進入幾十年,目前主要進行的是一些勘探條件艱苦、油產量不會大幅增長的邊際油田的開發。
我國石油企業進軍非洲由來已久,但在非洲最重要的油氣產區——西非幾內亞灣斬獲甚少,更沒有獲得代表該區域未來油氣勘探潛力的深海油田開采權。對于中國油企來說,必須尋找新的機會。2007年左右,加納發現了大量海洋石油油藏,儲量不斷擴大,汪巍認為這是中國油企的機會,中海油近日在加納Jubilee油田的股權爭奪戰也表明了中國油企在非洲投資的新一輪布局。
據剛果(金)一等秘書安卡庫奇•米隆高介紹,剛果(金)的石油主要分布在下剛果省的沿海部分,當前的產量預計為16360桶/天,在東部和中部已探明儲量估計為180億桶。
“中資企業除了深化與五大產油國合作外,可進一步拓展在乍得、赤道幾內亞、加納、剛果(金)這些新型產油國的商機。東非海岸的烏干達,雖然地質復雜,國家動蕩,但是豐富的石油儲量和天然氣資源正吸引著一批勘探者。”汪巍說。
到目前為止,非洲共有20個產油國,其中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埃及和利比亞5國產量約占非洲石油產量的85%。非洲現在已探明的石油儲量是980億桶,占世界已經探明儲量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