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許多專家估計,中國的頁巖氣儲量和美國相當,一旦實現商業化開采,就可能緩解甚至解決“氣荒”問題。
不難預測,中國頁巖氣開發利用產業前景光明!
四年前,在一個專業論壇上,中海油研究總院勘探研究院資深工程師陳桂華第一次聽到了頁巖氣這個名詞,他立即查閱了相關資料,可遺憾的是,中國的海上頁巖氣前景不被看好,以開采海上石油為主的中國海油似乎很難在此取得突破,于是,他把這個想法擱置了下來。
短短四年,這一非常規天然氣已經成為全世界能源界的新寵,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全球能源格局。中國作為后來者,只有奮起直追。
別人能干,我們也能干!
在美國,頁巖氣已經占到全國天然氣產量的13%~15%。因為它的商業開發,美國得以進入天然氣富裕的新時代,頁巖氣可以滿足美國新的天然氣需求至少100年。
歐美大規模開采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的動向,已經讓依靠能源輸出的俄羅斯人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總統梅德維杰夫甚至感慨,或許總有一天俄羅斯的能源將沒有人買。
俄國人的擔心并非空穴來風。因頁巖氣已經能滿足國內燃氣需求,原來需要大量進口LNG(液化天然氣)的美國停止進口天然氣,這直接影響了國際LNG市場。隨后,這種影響逐漸向常規天然氣甚至原油市場蔓延。
頁巖氣的沖擊波同樣讓深受“氣荒”困擾的中國為之振奮。
其實,中國對頁巖氣并不陌生,從1667年中國第一口天然氣井四川邛崍縣的邛1井開始,就不斷有工人無意間開采出頁巖氣,只是人們一直都不太了解這種能源。
從去年開始,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大學等單位一起跟蹤調研我國頁巖氣資源狀況和世界頁巖氣資源發展動態。去年11月18日,中美簽署了《中美關于在頁巖氣領域開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將兩國在頁巖氣方面的合作提升到了國家層面。
“別人能干,我們也能干!”面對頁巖氣這一能源富海,國內石油公司已經開始將頁巖氣勘探開發提上日程。中石油早在2007年就與美國新田石油公司簽署了《威遠地區頁巖氣聯合研究》的協議,2009年又與殼牌公司在重慶富順—永川區塊啟動合作勘探開發項目。中石化與英國石油公司(BP)在貴州凱里、蘇北黃橋等地著手合作開采頁巖氣。中石化的整體計劃是在“十二五”期間建成25億立方米頁巖氣的生產能力。
熱情雖然高漲,可收獲迄今卻甚微。“中國已經開始實現頁巖氣商業性試開采了,但還不具備規模化商業性開采的實力。”中海油研究總院沉積研究首席徐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