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環境不斷完善
新疆國際化 只差引資
根據《綱要》,新疆國際能源城的選址將在烏魯木齊市郊荒漠和半荒漠地區,規劃面積為30.8平方公里,擬建有限責任公司經營管理,將建設成為油氣、煤炭、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源等產業貿易服務、裝備研發、制造、倉儲、銷售、運輸等綜合基地。從能源貿易服務入手,逐步向能源裝備制造、能源產品加工等擴展,形成五大中心產業。
言區域經濟必談新疆,新疆板塊已成為區域經濟近年來的一個重要話題。在一輪又一輪的利好消息之后,一方面是企業的摩拳擦掌,另一方面相關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從“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到近期剛剛公布的新疆“四縱四橫”鐵路骨架3100億元投資計劃,作為樞紐功能的必要通道正在打通。
政策方面,整個新疆地區也不缺乏國家支持。今年5月召開的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中提出了系列優惠政策,包括在新疆率先進行資源稅費改革;對新疆困難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十二五”期間新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將比“十一五”期間翻一番多;鼓勵各類銀行機構在偏遠地區設立服務網點等。
根據專家組的計算,國際能源城的建立首期將到位投資20億元,一期預計需要引資300億元。目前,已有中國人民銀行保險公司、新疆德隆投資公司以及一家外國投資公司具有投資意向。
然而,資金方面的爭論仍然存在。據了解,油氣提出項目應組成上市公司,資金通過股市進行籌集。而徐逢賢及部分專家卻存在擔心,如果這樣大的一個國家重點項目完全實施企業化運營和管理,其發展方向可能無法與國家規劃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