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需求“淡季不淡”
國家能源局認為,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的基礎仍較脆弱,金融領域風險沒有完全消除,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歐洲多個國家面臨主權債務危機困擾、歐元體系面臨考驗。國際油價大幅波動,非基本面因素影響油價上行的壓力較大。目前歐美經濟回升主要還是補庫存帶來的動力,如果這種回升不可持續,將加大我外貿恢復的阻力。但世界經濟復蘇的步伐不會停滯,今年以來各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的態勢日漸明朗,一些國際組織也先后調高了2010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目前看,今年國內將加強對信貸投放過快的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和房地產行業的風險監控,我國經濟企穩向好的態勢進一步發展,穩固的基礎繼續充實。基于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一年來拉動內需項目建設的周期性,預計二季度宏觀經濟將保持穩定增長,內外需持續恢復,將對能源需求形成有力支撐。
具體來看,去年四季度以來房地產新開工面積保持較高增幅,對上游行業的拉動作用日漸顯現,預計二季度全國電力、鋼鐵、建材、有色行業的產品產量仍將保持增長,直接拉動全社會煤炭需求。如西南地區旱情持續至5月中旬,水電出力仍將受到制約,當地電煤需求將較同期增加。盡管二季度是煤炭消費淡季,但煤炭需求將呈淡季不淡的特點,預計二季度全國煤炭產量環比增速將有所回落。此外,隨著新財年國際煤炭貿易合同生效,近期國際煤價及海運價已開始上揚,煤炭進口優勢減弱,預計從4月份開始煤炭進口將有所減少。
在電力方面,從去年開始,國內經濟企穩回升依靠的主要是第二產業,目前鋼鐵、建材、有色、化工等行業快速增長的動力依舊,而今年以來,西北、華北、華中等地高載能行業用電增幅一直保持較高水平。加上二季度全國陸續開始春耕生產,農業和農村生產用電也將增加。預計全社會用電量仍將保持高位,但考慮到去年同期電力市場已開始恢復,基數相對較高,與一季度相比,預計二季度用電增幅將有所回落,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有余。
成品油方面,國家能源局表示,二季度隨著經濟持續回暖、工業生產加速、交通運輸持續復蘇以及沿海漁業生產進入旺季,“三夏”農業用油陸續展開等,柴油將進入季節性需求高峰。天氣轉暖,車輛出行率將逐步回升,年初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為后期汽油需求提供了支撐。同時,隨著航空運輸旺季來臨,國內機場新建、擴建和世博會開幕等因素,將推動煤油需求繼續保持增長。預計二季度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為5470萬噸—5570萬噸,同比增長5%左右。去年以來國內新增煉油能力較多,開工率將保持較高水平,預計二季度成品油產量將繼續穩定增長,庫存持續高位,市場供應總體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