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場正面臨著一個極度混亂的形勢,這使得
原油價格前景也變得撲朔迷離。
一方面,中東的緊張局勢隨時可能再生變故,這讓市場對原油的供應表示擔心。另一方面,多家機構對今年原油的消費情況表示悲觀,數次調降對今年原油需求的預期。有意思的是,13日,CME集團的全球電子交易系統還出了技術故障,更增加了市場的混亂。
中東方面,歐美國家對伊朗的制裁,將在7月份后生效。屆時伊朗將如何反應,尚難以預料。伊朗問題顯然難以在短期內平息,雖然伊朗原油出口量并不算大,但伊朗卻可以控制中東的重要原油運輸通道霍爾木茲海峽。所以,一旦伊朗沖突擴大化,原油市場很可能受到沖擊。
有鑒于此,投行摩根士丹利上周五將2012年
布倫特原
油價格預估,從100美元/桶上調至105美元/桶。
對此,摩根士丹利表示,上調布倫特原油價格的主要原因,是當前中東局勢持續緊張的現實,可能影響到原油的供應。不過,即使如此,摩根士丹利仍然預計西方不會與伊朗發生沖突。
從消費角度來看,全球今年的原油消費似乎并不樂觀。在上周五發布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國際能源署(
IEA)今年以來第二次下調了對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預估。年初至今,國際能源署已將2012年原油日需求量累計下調50萬桶。
國際能源署稱,下調今年原油需求的原因,是預期全球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同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石油產量已達2008年10月以來的高位。預計2012年非經合組織(
OECD)國家的石油需求將出現強勁增長,而經合組織中的多數成員國的石油需求,將繼續下滑。
國際能源署還認為,歐盟禁運
伊朗石油出口的決定,即使生效了也不會帶來巨大影響。不過,蘇丹、北海及加拿大地區的石油供應問題,將增加全球石油供應的不確定性。
無獨有偶,石油輸出國組織也在上周再次下調了2012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期。在其月度報告中,石油輸出國組織將2012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增幅下調至94萬桶/日,比前一次預計下調了約12萬桶/日。
石油輸出國組織表示,發達經濟體經濟的走軟,對原油市場將產生不利影響,并將在短期內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
同時,美國的情況也不太樂觀。路透的最新調查預估顯示,美國上周原
油庫存可能增加190萬桶。
對此,瑞達期貨分析師洪晴陽表示,伊朗問題雖然繼續支撐
國際油價,但原油的基本面疲弱,預期短期內價格將繼續震蕩。
分析師鄭若金也指出,雖然地緣政治因素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不過,未來全球的原油需求,仍然將是市場的主導性因素,預計后市國際油價震蕩偏弱的可能性較大。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