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3月19日即將召開的
cippe2012國際石油產業高峰論壇(events.m.1314163.com)上(與第十二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同期召開),
中國石油大學著名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忠厚將應邀出席,就業界極為關注的“超臨界CO2開發
非常規油氣技術”這一課題做進一步介紹,并闡述該技術的最新研發趨勢和最新進展。
2011年9月由中國工程院、中國石油學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共同在四川成都召開的非常規天然氣有效開采工程技術論壇暨發展前景高端研討會上,國內外專家圍繞“非常規天然氣開采——引領低碳綠色
新能源”這一主題,針對非常規天然氣
勘探開發瓶頸技術特別是非常規天然氣增產改造工程技術,各抒己見,獻計獻策。會場上,沈院士關于超臨界CO2開發技術的特點和優勢的大會發言,引發國內外專家,尤其美國與會專家的高度關注和評價。
在全球范圍內,非常規油氣資源十分豐富,與常規油氣相比,約為常規石油、天然氣資源的1.65倍。全球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分布在加拿大、俄羅斯、美國、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美國天然氣產量于2009年首次超過俄羅斯,達到6240億立方米,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氣國。這其中主要貢獻便來自非常規天然氣,年產量已達2917億立方米。由美國掀起的“
頁巖氣革命”,重塑了全球的能源市場。
與頁巖氣開發的成績相符,美國是全球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開發利用的領軍國家,目前掌握著世界最前沿的開發技術,主要集中在
壓裂增產技術及
水平井快速鉆進技術,但所涉技術不僅成本較高,大型壓裂所需的水資源短缺可能影響該項技術的大規模應用。
沈院士憑借他的智慧與多年積累的創新經驗,開創性地提出了超臨界CO2系統開發非常規油氣技術,特別是利用CO2在超臨界狀態的獨特物理化學性質系統開發頁巖氣和非常規油氣資源。超臨界CO2噴射鉆井不僅能夠在頁巖層中獲得較高的機械鉆速,同時不會使頁巖層產生粘土膨脹、水鎖等效應;利用超臨界CO2流體進行
儲層壓裂改造,能使儲層產生更多微小裂縫,有助于頁巖氣生產;最重要的是,CO2與頁巖的吸附強度高于CH4,因此CO2能夠置換吸附在頁巖上的CH4,在提高產量和生產速率的同時,實現CO2永久埋存,更加契合了當前環保的主題。超臨界CO2開發頁巖氣無論從技術或是經濟上去審視,均具有極大優勢,該項課題的研發和實踐,將具有重大的意義。
期待在cippe2012國際石油產業高峰論壇上,沈院士帶來精彩的演講,這項矚目的成果也必然成為與會者所關注的焦點。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