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動中國
頁巖氣快速發展,應在加快突破技術瓶頸、降低開發成本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大油氣公司主力軍作用,積極跟蹤和儲備頁巖油開發技術。
顯而易見,頁巖氣呈現出了“非常規”化的快速發展。在這一領域美國身居翹楚,成為頁巖氣開發利用最成功的國家,產量從2006年的311億立方米迅速增長到2010年的1378億立方米,年均增長45.1%,已占其天然氣總產量的23%。
美國的“頁巖氣革命”給中國天然氣行業不僅帶來了一場“沖擊波”,而且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間。我國頁巖氣資源潛力巨大,可采資源量31萬億立方米。頁巖氣“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2015年中國頁巖氣產量為65億立方米,2020年力爭達到800億立方米。
據了解,
中石油2010年開始,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篩選了四川長寧—威遠、云南昭通兩個頁巖氣有利區塊,進行先導示范區建設。同時,中石油與殼牌合作,聯合開展富順—永川區塊評價。通過兩年的工作,突破了頁巖氣出氣關,解決了中國有無頁巖氣的問題。無論是自營區還是合作區基本上井井出氣,部分井還獲得了高產氣流。初步掌握了
水平井鉆井、分段
壓裂等關鍵技術。
雖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是目前對我國來講,頁巖氣仍是一個新生事物,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動員各方力量,解決體制機制和技術等一系列瓶頸制約,才能實現頁巖氣資源的規模有效利用。
頁巖氣開發相關技術亟待突破。目前,我國對頁巖氣的地質認識和工程技術手段還不成熟,巖芯分析、
測井解釋等
儲層評價技術,以及復合油基泥漿、可鉆式橋塞、微地震監測等鉆
完井技術和工具也需要改進和完善。
為推進我國頁巖氣開采領域的科技創新和自主研發進程,可以從國家、企業多個層面共同努力。例如建立頁巖氣開發示范區,探索適合中國地質特點的組織管理模式,對全國頁巖氣的開發起到引導和促進作用,為今后大規模開發奠定基礎和積累經驗。同時,通過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加大投入力度,優先發展頁巖氣開發關鍵技術;加快制定頁巖氣行業準入標準,推進規范有序開發。
在頁巖氣開發中,要降低開發成本才能實現規模有效開發。據預測,2030年前世界天然氣供需總體平衡,天然氣價格可能長期處于中低水平。這就要求頁巖氣的開發必須堅持走低成本的路子。由于我國目前市場機制不夠完善,加上部分關鍵技術還不成熟,有時需采用國外設備和服務隊伍,初期鉆井成本較高,與國外水平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必須通過規模部署、提速增效、精細組織等途徑,把頁巖氣勘探開發成本降下來。
在頁巖氣開采運行模式上,可充分發揮大石油公司主力軍作用。國內大石油公司集中了石油天然氣行業的專業人才,擁有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配套工程技術和服務隊伍,同時天然氣管網基礎設施相對較好,具有頁巖氣開發的綜合優勢。
為鼓勵頁巖氣開發,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減免等,但總體上力度不夠,效果也十分有限。應借鑒美國的做法,以及比照國家扶持
煤層氣的政策,盡快出臺和落實相關政策措施,為頁巖氣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調動企業參與開發的積極性。
頁巖氣開發中的環境問題不容忽視。根據美國能源部統計,頁巖氣單井鉆井平均用水量高達1.5萬立方米。同時,在水力壓裂過程中由于使用了大量含有化學成分的壓裂添加劑,如果沒有及時處理或出現泄漏,很可能造成對地下水的污染。我國頁巖氣田分布與缺水地區重合的比較多。因此,頁巖氣企業在勘探開發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和堅決防止地下水污染,同時采取有力措施處置含有污染物質的鉆探回收水。國家在制定水資源和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時,要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國實際的勘探開發規范,促進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
積極跟蹤和儲備頁巖油開發技術。在低氣價市場條件下,頁巖油開發已成為油氣勘探開發的新熱點。如美國EOG公司2007年頁巖氣占公司總產量的77%,頁巖油只占23%,隨后頁巖油產量快速增長,到2010年已占到公司總產量的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