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商業起飛還有多遠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1-07-28 中國能源報 關注度:0]
摘要: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頁巖氣的消息頗為密集。
7月15-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赴四川中石油長寧頁巖氣示范區,考察了寧201直井試氣和寧201-H1水平井鉆井現場(已進入鉆井壓裂試氣階段)。劉鐵男表示...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頁巖氣的消息頗為密集。
7月15-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赴四川中石油長寧頁巖氣示范區,考察了寧201直井試氣和寧201-H1水平井鉆井現場(已進入鉆井壓裂試氣階段)。劉鐵男表示,目前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頁巖氣專項發展規劃,并已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設立了頁巖氣專題和示范工程。
就在上周,我國首次頁巖氣探礦權出讓招標試點工作圓滿落下帷幕,7月18日,項目中標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國土資源部分別與兩個中標企業中石化和河南省煤層氣簽訂了《頁巖氣探礦權出讓合同》,并向中標企業頒發了頁巖氣勘查許可證。
事實上,以招標方式出讓頁巖氣探礦權在國外并不罕見。由于之前我國采用的是行政審批制,因此此次招標工作自啟動以來就引發了高度關注。這次招標出讓的頁巖氣探礦權區塊共4個,總面積約1.1萬平方公里。中石化中標的為渝黔南川頁巖氣勘查區塊,面積2197.9平方公里。在三年勘查期內,中石化承諾勘查總投入5.9億元,為法律法規規定勘查投入的8倍,實施參數井和預探井11口。河南省煤層氣中標的為渝黔湘秀山頁巖氣勘查區塊,面積2038.87平方公里,三年勘查期內總投入2.4億元,為法律法規規定勘查投入的4倍,實施參數井和預探井10口。
頁巖氣招標將趨向制度化
毋庸諱言,這次頁巖氣探礦權招標出讓是我國油氣資源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國土資源部表示,與中標企業簽訂頁巖氣探礦權出讓合同,用合同約束中標企業加大勘查投入,對于構建科學合理、公正公開、高效廉潔的油氣資源管理新機制,促進頁巖氣勘探開發,加快頁巖氣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提高我國油氣資源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中石化副總工程師李陽在簽約儀式上表示,中石化將馬上開展中標區塊內的勘探工作。已經組織專門隊伍引進裝備、技術,具備了頁巖油和頁巖氣工作的條件。公司將加大技術攻堅力度,希望形成規模產能。河南煤層氣的代表也表示,將按時提交地質勘探的成果。
當被問及合同具體內容時,李陽對本報記者表示,按照國際慣例,《頁巖氣探礦權出讓合同》主要要求的是工作量,比如勘探投入、打井、地質勘查等。中石化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介紹,此次頒發的頁巖氣勘查許可證有效期為3年。“如果3年內企業沒有突破,許可證肯定要收回去。”
據了解,我國頁巖氣資源潛力巨大。近年來,國土資源部采取了多項積極措施,加強頁巖氣資源戰略調查。2010年,在川渝黔鄂、蘇浙皖和華北、東北、西北的部分地區,開展了頁巖氣資源前期調查研究。本次研究基本了解了頁巖氣主要賦存層系及其頁巖地質特征、分布,頁巖氣資源評價的基本參數,初步建立了頁巖氣資源評價方法、有利區優選標準和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優選了33個頁巖氣資源有利區。這次招標的4個區塊,全部在有利區內。
2009年,國土部設置了5個頁巖氣探礦權,鼓勵石油企業在已登記的油氣探礦權區塊內開展老井復查和勘探。目前,已開展15口頁巖氣直井壓裂試氣,其中9口井見氣,證實了我國具有頁巖氣開發前景。
國土部總工程師張洪濤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希望大投入帶來大突破,大突破帶來大產量。今后將有更多的區塊招標出讓,實現頁巖氣招標常態化和制度化。據國土部人士介紹,最快在1-2月內開展第二次招標,并爭取實現一年內2到3次招標的常態化。
世界首口陸相頁巖氣井意義重大
和國外相比,我國頁巖氣開發剛剛起步,可喜的是,不久前有好消息傳來——我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口陸相頁巖氣出氣井在延長石油集團區塊誕生。
所謂陸相和海相,是根據地質情況進行的區分。據國土部內部人士介紹,我國陸相頁巖氣有一定發現,但具體前景還不明確。美國貝克休斯公司北亞區客戶服務總監劉青對本報記者介紹說:“海相地層和陸相地層的區別是兩者沉積環境不同,像四川地區海相、陸相地層都有。兩者對工程技術的要求肯定不一樣,要根據實際地質構造情況來確定開發方案,但很難說哪個對技術要求更高。”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張金川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美國專家并不認同陸相頁巖具有很好的頁巖氣前景,即便有,也不如海相好。”但實地考察過延長陸相頁巖氣井的張金川認為,延長陸相頁巖氣中的效果比一些海相的還好,“而且技術還是中國自己的,這是頁巖氣勘探上的一個突破和驚喜。”
據延長石油集團介紹,此井名為柳評177井,去年7月完鉆,完鉆井深1953米,經研究分析長1462-1517m,有55m油頁巖且氣測顯示良好,優選3層8m進行壓裂試氣,今年4月23日對該井7段油頁巖進行了小型測試壓裂,未加砂。壓后放噴排液時開始產氣,4月25日點火成功,日產氣量2000立方米。
延長石油總地質師王香增對本報記者說,因為該井是第一口陸相頁巖氣井,在勘探和作業過程中遇到多重困難,包括泥頁巖含氣性的識別問題、壓裂液攜砂能力及氣層保護問題、壓裂液注入及快速返排問題等。
王香增說,由于陸相泥頁巖層的壓裂尚屬首次,沒有可借鑒的經驗,只能結合存在問題展開技術攻關。項目人員通過457口井的老井復查,開展頁巖氣構造-沉積背景、沉積環境、儲層特征、有機地球化學、含氣性等方面研究。經研究后選擇具有高導流能力,便于輸送的低密度陶粒作為頁巖氣壓裂支撐劑,并根據頁巖氣層特點,制定了分段(級)加砂泵注原則,即在保持一定裂縫導流能力的同時,盡量使地層產生大的網格裂縫,增大裂縫滲流面積,達到最大程度增產的目的。
據介紹,繼柳評177井后,柳評179、新57、新59井也相繼壓裂成功并獲得工業氣流,勘探成功率100%,在我國形成了第一個陸相頁巖氣井組。國土資源部油氣中心副主任張大偉對此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中國陸相頁巖氣從延長石油起步。
頁巖氣商業化運行還有多遠?
談及我國頁巖氣發展,無法避開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究竟如何?一直以來有關我國頁巖氣技術的質疑屢見不鮮。
劉青對本報記者表達了他的看法:“目前國內的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裝備足以滿足頁巖氣開發的需求。重點是如何明確頁巖區塊的性質。” 據劉青介紹,迄今為止,美國頁巖氣開發的共識是沒有任何頁巖氣藏是相同的。應針對每一個頁巖區塊的特征制定相應的的工程施工方案,在較低施工成本的情況下保障單井產量和持續穩產,這就意味著業主的投資回報率提高,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國外尤其是美國,勘探開發頁巖氣的時間長、規模大,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多,頁巖氣開發相關的技術研究比較成熟,對油田服務公司的要求比較高,成功率會高一些。
談到我國這次頁巖氣招標,劉青態度鮮明。他表示:頁巖氣是個高投資風險行業,頁巖氣開發的成功離不開專業性很強的綜合油田服務公司的參與,國外也如此。美國頁巖氣開發的成功是中小油田公司和投資方資本與綜合油田服務公司的技術與經驗結合的結果。“另外需要考慮的是開發的監管問題,包括事故應急、環境污染監管等。因此,第一次招標保持審慎的態度是完全正確的。大家可以根據招標門檻,準備人員、技術、裝備等,爭取以后中標的機會。”
劉青還建議,由于油氣開采的復雜性和重要性,有必要設立一個獨立的專業機構來跟蹤、監管企業,保證地下資源可以科學、有效的開發利用。同時需要給所有頁巖氣開發企業一個很好的資金回籠渠道,比如合理制訂氣體價格,滿足產出氣進入主要輸氣管網的要求。
對此,劉鐵男在四川考察時強調推進頁巖氣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要注意把握四項原則:一是堅持科技創新,掌握適應我國資源狀況的勘探開發生產和管理技術。二是堅持體制機制創新,在資源開發和市場開拓、氣價、企業管理等方面給與政策支持。三是堅持規劃引導,通過科學制定頁巖氣發展規劃,在摸清資源狀況基礎上,明確頁巖氣發展的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四是堅持與常規天然氣發展相銜接原則。要與常規天然氣有機結合,實現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