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商品交易所
據《瞭望》報道,目前國際市場原油貿易大多以各主要地區的基準油價為定價參考,以基準油價在交貨或提單日前后某一段時間的現貨交易或期貨價格加上升貼水作為原油貿易的最終結算價格。具體講,全球石油定價基本以紐約商品交易所的WTI(美國輕質原油)價格、倫敦國際原油交易所的布倫特原油價格、新加坡市場上普氏能源咨詢(Platts)評估的石油基準價為主要參考標準。中國能源進口就普遍采用普氏估價,與對方的交易也多通過普氏的交易平臺來進行。
在當前情況下,受訪專家指出,話語權最主要的就是定價權,但中國在這方面基本上無能為力,定價權可能不到1%。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對本刊記者說,世界石油市場是一個統一的市場,國際油價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石油定價簡單說就是期貨市場決定現貨。這樣一個機制凸顯出期貨市場的重要性。”
在專家看來,美國政府多年來一直通過發布消息、調動國際資本、調動國家儲備等手段來影響供求關系,控制現貨、期貨市場價格,從而使得國際能源價格按照美國希望的方向浮動。
短期來看中國想要提高在國際石油上的話語權還很難,但面對高油價時代來臨,中國仍可采取措施保障石油供應安全,同時要做好中長期規劃與準備。
(責任編輯:施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