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海洋石油的產量為90億桶,2008年,海洋石油的產量為100億桶,占全球石油產量的34%。預計2015年海洋石油產量占比將提高到39%,而深海石油產量所占比例有可能從目前的7%提高到15%。這一預期使海洋油氣開發加速走向深海,投入劇增。預計,2009?2013年全球海洋油氣開發年均投資2712億美元,比前五年的1914億美元增長42%。巨額投入帶動國際海工裝備市場競爭升級。
競爭格局悄然改變
深海油氣資源開發技術起源于歐美,至今,在設計領域和關鍵系統的核心技術方面,依然處于領先地位。
設計領域,歐美公司擁有鉆井平臺、海洋工程輔助船的品牌設計,在深海FPSO、TLP、SPAR、LNG-FPSO等高端產品的設計方面也占據了壟斷地位。當前,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的設計公司主要集中在歐洲和美國,如美國的Friede Goldman、Exmar、Frigstad,瑞典GVA,挪威的Aker kvaerner、Moss,荷蘭的GustoMSC等,這些設計公司針對3000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設計船型都有相對成熟的經驗。另外,自升式鉆井平臺設計能力主要集中在美國、新加坡和歐洲,主要設計公司有美國LeTourneau公司,占世界份額的34%;新加坡吉寶集團,占25%;美國Baker Marine公司(1995年該公司被新加坡PPL船廠收購),占17%;另外還有美國F&G公司(占9%)以及荷蘭GustoMSC公司(10%)。其中美國LeTourneau公司設計建造了世界首座自升式鉆井平臺。而新加坡吉寶通過多年的生產經驗,已經成功突破了歐美的技術壟斷,占領了這一市場較大份額。
海工裝備關鍵系統的核心技術同樣掌握在歐美公司手中。鉆井系統、動力定位系統、FPSO單點系泊系統、水下生產系統等。其中美國是深海油氣資源開發技術水平最先進的國家,名列世界前5位的深海鉆井承包商均是美國公司,美國擁有的深海鉆井裝置占全球總數的70%;英國和挪威的鉆采平臺自給率達到80%;法國高壓石油軟管技術,半潛式、自升式平臺技術,測井技術,LPG儲運設備制造技術獨樹一幟;意大利的海上鋪管技術、管線涂敷技術;瑞典的動力定位鋪管技術;荷蘭的大噸位海上浮吊技術及海底工程地質調查技術;德國的鉆井設備制造技術、海上液壓工業裝備技術、大功率變頻電力拖動技術及儀器儀表技術等亦聞名于世。
隨著造船市場的東移,目前,總裝建造市場正逐漸被亞洲企業占領。其占領了三類鉆井平臺市場份額的85%,FPSO/FSO市場份額的86%。2009年韓國三大造船企業海洋工程裝備業務銷售收入合計達到107.8億美元,約占世界市場份額的20%。2009年新加坡兩大集團海工業務銷售收入合計95億美元,約占世界市場份額的17%。韓國和新加坡處于領先地位。
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文軍介紹,韓國的三星重工是建造過最多鉆井船的企業,目前也擁有最多的鉆井船手持訂單。三星重工同時也是唯一擁有LNG-FPSO訂單的企業。大宇造船海洋建造過最多的半潛式鉆井平臺,同時也是僅次于三星重工的鉆井船建造企業。FPSO新建和固定平臺建造也是大宇造船海洋的優勢領域。大宇還涉足半潛式生產平臺船體和TLP的建造。現代重工主要從事FPSO新建、鉆井船、固定平臺和上部模塊的建造。現代重工是FPSO新建領域的領導者。在FPSO新建領域,現代重工擁有自主工程設計能力,而其他兩家韓國船廠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主要依賴歐美設計公司如KBR、Amec等。同時,現代重工還擁有自己的運輸、安裝和鋪管船隊,與海上安裝巨頭J Ray McDermott、Saipem等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海上安裝工程。
新加坡吉寶集團在全球有20多家船廠。其中,吉寶遠東船廠主要從事半潛式鉆井平臺和自升式鉆井平臺建造;吉寶船廠主要從事FPSO改裝;吉寶新滿利船廠(Keppel Singmarine)主要從事輔助船建造;吉寶美國船廠(Keppel AmFELS)主要從事自升式鉆井平臺建造。另外,吉寶集團還在海外擁有吉寶巴西船廠(BrasFELS)、吉寶荷蘭船廠(Keppel Verolme),從事平臺總裝和維修升級等。
勝科海事旗下裕廊船廠主要從事半潛式鉆井平臺建造和FPSO改裝,目前擁有最多的半潛式鉆井平臺手持訂單;勝科海事旗下另一家船廠PPL船廠主要建造自升式鉆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