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原油管道爆炸事故受損企業欲與中石油協商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1-01-06 第一財經日報 關注度:0]
摘要: 記者日前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在大連原油管道爆炸事故發生5個多月后,各方專家組成的事故調查組已將有關結論提交到了國家有關部門,中石油及相關當事人也在等待政府的最后裁定,大連當地受到污染的企業也尚未拿到賠償款。
本報此前的報道稱,...
記者日前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在大連原油管道爆炸事故發生5個多月后,各方專家組成的事故調查組已將有關結論提交到了國家有關部門,中石油及相關當事人也在等待政府的最后裁定,大連當地受到污染的企業也尚未拿到賠償款。
本報此前的報道稱,由于爆炸而引發的一系列賠償估計達到10億元人民幣以上。
另有媒體稱,油污打撈期間,除中石油組織的大型專業打撈船隊,大連市政府也組織了超過3000艘漁船參與。若按每條船支付18萬元計算,僅這筆費用已達5.4億元。
近日有媒體表示,“中石油和大連市政府對火災的善后達成一致意見:油污清理結束的后續賠償工作由大連市政府負責,中石油‘以投資抵賠償’——在大連的長興島投資2000萬噸/年煉油、100萬噸/年乙烯項目。”
上述知情人士否認了這一說法,“目前中石油也在等待更高級別的處理意見,”他表示,中石油對大連長興島的2000萬噸/年煉油、100萬噸/年乙烯的投資項目,早在“7·16事故”之前就已確認,并非作為賠償的條件。
來自中國能源信息網的消息稱,2009年中石油已展開大連長興島千萬噸煉油項目的前期工作和規劃方案的研究工作。據本報記者了解,事故的責任方認定及賠償方案都可能在近期下發。
“目前我們并沒有拿到政府、中石油方面的賠償款。”一家在大連經營大型海灘旅游的負責人楊先生對本報表示,2009年,公司從大小帳篷出租、水上自行車、摩托艇、帆板等業務上獲得了大約1000多萬元人民幣的收入,由于原油對海灘造成一定污染,2010年的收入估計只有90多萬元,相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90%。
“7月到9月末,一般是海灘的旅游旺季,估計人流量在5萬到10萬之間。”他表示,漏油事故恰恰發生在7月中旬,一些游客不僅取消了來海灘度假的行程,當地游客也擔心游泳時會吸入原油,而不來玩耍了。現在的收入無法支撐公司的正常運營,“公司光是海灘的人員、設備等開支就要400多萬元”。
據了解,他已將公司的收入下降情況寫成材料上報給大連市政府,至今沒有回音。“當時清污時,政府是贊助了一些設備和人員,但隨后并沒有相應的賠償款到位。其實我們也是希望政府能有一個說法,如果政府可以解決的話,那么我們也會繼續等待。假設解決不了,那么我們打算直接找中石油協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