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油價上摸88美元/桶的高位之后,有關國內成品油價調價窗口將打開的說法很快出現。截至上周,三地加權均價變化率已經上漲至3.66%,按目前國際油價的走勢,突破調價臨界點指日可待。多位分析人士向北京晨報記者表示,根據此前油價突破140美元/桶時的經驗,突破100美元/桶的可能性很大,但預計不會持續太久,隨后油價將維持在高位震蕩。在這種預期之下,國內的“柴油荒”將走向何方?
押注上升
投機資金已布局
國際能源署近日預計明年的全球石油需求將從今年的8690萬桶/天上升至8820萬桶/天。一些調查顯示,國際對沖基金和一些大型投機商已經采取了行動:從今年10月下旬開始,不少機構增加了對原油價格上升的押注。
種種跡象顯示,數年低迷震蕩的油價正在逐漸攀升。昨日有消息稱,摩根大通和美銀美林均預期,原油價格很可能在明年達到100美元/桶的水平,其理由是:美聯儲向商業銀行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的決定可能使投資者越來越多地轉向石油和其他商品的投資,以獲得可觀的回報。
當價格出現暴漲的時候,投機因素會占更大的作用。自去年以來,油價受需求的主導,一直穩定在70美元/桶至80美元/桶之間,其漲幅落后于所有大宗商品。目前油價突破了該區間,投機因素將會放大很多。
下游難支撐
100美元恐站不穩
目前業內對油價的預期正在改變。在上周五舉行的普氏能源論壇上,多位專家表示,受金融投機因素的影響,油價突破100美元/桶的可能性很大。專家同時認為,油價在100美元/桶上方運行的時間不會太長,很可能突破該價位后馬上就會回來,因為下游很難支撐。
“就國際市場而言,通脹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傳導到下游,下游廠商承受不了,所以今年9月到10月,很多下游廠商的產量大幅下降。”能源分析師黃海新表示,目前下游廠商對上游價格的接受能力越來越差,因此即使油價突破了100美元/桶,如果得不到下游的支撐,最終還是會迅速下跌,而80美元/桶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可能微跌一下會直沖100美元/桶,但那時候會有很大的阻力出現,于是就回到合理區間。”分析師張永凱表示,美國的二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剛剛出來,流動性還沒有真正進入市場,目前市場預期強烈。
也有分析認為,目前國際市場原油供應充足,美元又出現反彈的跡象,短期內油價是否繼續攀高仍需進一步觀察。
上調窗口逼近
最快本月25日打開
在國際油價的推波助瀾下,剛剛經歷過一輪調價的國內成品油市場掀起新一輪的調價預期。息望能源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三地加權均價變化率已經上漲至3.66%,和調價窗口打開的條件4%近在咫尺,一些業內人士預測,新一輪調價窗口最快將在本月25日打開。
“從上次調價日開始算起,到本月25日將正好滿22個工作日。”中國加油站網首席分析師黃順敬昨日表示,一旦窗口打開了,國家發改委肯定會考慮上調,否則這個機制就沒有意義了。他同時認為,考慮到目前物價上漲的因素,發改委可能只是象征性地小幅上調。
“由于國內汽油與柴油的煉化和使用比例失調,柴油一直供貨緊張,批零倒掛現象嚴重,汽油批發價反而下降了一些。”一些業內人士指出,由于柴油批發價已經突破了8100元/噸,而國家規定的零售價還在7400元/噸,即使上調了也沒有意義,所以對于油價上調與否,經營者多半不再關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