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天然氣依賴進口的美國,因為一場名為“頁巖氣”的天然氣革命,在一年間逆轉成為潛在的天然氣出口國。
這是一場新興的能源競跑,中國正加入其中。本報記者獲悉,中國“頁巖氣”資源一系列的補貼、規劃政策也已經進入起草報批的過程。
即將于年底啟動的我國油氣領域的首次招標項目——頁巖氣區塊礦業權招標項目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四家國有壟斷油氣集團都參與競標。
國土部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大偉向本報記者表示,原定的6個區塊也因為競標激烈,有望進一步擴展為8個區塊。
本報獲悉,目前,中國頁巖氣資源的勘探開采已經納入國家戰略規劃中,在非常規天然氣的發展寫入“十二五”規劃的同時,制定中的《科學發展的2030年國家能源戰略》中也將頁巖氣作為發展重點。
但相較于向中小企業開放開發、最終導致美國“頁巖氣”短時間內崛起的迥異路徑,中國仍傾向于由國有壟斷油氣集團壟斷的這場新興“能源革命”,其技術和商業前景令人存疑。
天然氣革命
“本來只是想搞一個小范圍的業內討論,沒想到,頁巖氣這三個字的號召力這么大,竟然來了一百多位嘉賓。”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11月2日,雖然已經臨近深夜,但其組織的頁巖氣勘探與開發研討會現場仍是人頭擠擠。
所有人都想弄清同一個問題:頁巖氣是否真的能夠成為世界油氣規則的改變者?
所有熱情的根源,都來自于美國在2009年掀起的“天然氣革命”。
2009年,美國頁巖氣產量接近1000億立方米,超過我國常規天然氣的年產量。頁巖氣開發的成功及商業化使美國天然氣儲量增加了40%,天然氣生產的缺口消失。大批美國計劃中的LNG進口訂單都被停建或緩建。在一夜之間,美國從天然氣進口國成為了潛在的出口國。
根據目前世界范圍內進行的頁巖氣勘探結果,目前世界頁巖氣儲量與常規天然氣相當。據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介紹,其資源潛力甚至可能遠大于常規天然氣。
“如果頁巖氣成功地進入商業領域,世界天然氣傳統格局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天然氣定價的話語權也將轉移。”姜鑫民預計。
雖然前景廣闊,但是目前相比美國廣泛的進入商業應用,中國頁巖氣產業仍處于“零勘探”狀態。
但是,“天然氣革命”的熱浪無疑推動了中國頁巖氣產業的發展。據姜鑫民介紹,我國的天然氣需求量非常巨大,根據測算,到2015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將達2000億立方米,但國內產量只有1400億立方米,缺口達到600多億。
而到2030年,國內預測需求量將達4000億立方米,但產量只有2500億,缺口擴大至1500億。天然氣進口的依存度上升到40%。
因此,頁巖氣產業的發展已經提上了政府的議事日程。
本報記者獲悉,在“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天然氣成為能源發展的重點,天然氣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將從目前的4%提升至8%,其中包括常規和非常規天然氣。
而在制定中的《科學發展的2030年國家能源戰略》也將頁巖氣擺到重要位置。“要將頁巖氣從非常規天然氣中挑出來,單獨立項,重點發展。”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大偉告訴本報記者。
據姜鑫民介紹,中國頁巖氣的富藏區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目前我國天然氣的主要消費區分布在東南沿海,而供應區則分布在西部和北部。遙遠的距離帶來了運輸壓力、能源安全、市場穩定等一系列問題。“如果南方天然氣實現突破,就可以平衡優化我國能源的資源配置。”
張大偉透露,隨著政策的到位,國土資源部將開展全國性的頁巖氣地質調查,根據調查的結果,優選出50-80個有利目標區,進而提交20-30個頁巖氣勘探開發區。根據目標,到2020年,頁巖氣可采儲量將增長到1萬億立方米,生產能力達到150-300億,產量占常規天然氣產量的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