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國家發改委宣布從2010年10月26日起上調成品油價格,汽油230元/噸,柴油220元/噸,調整后的汽柴油出廠價格分別為每噸7420元和6680元,航空煤油上漲220元/噸。
評論:
再次站在80美元門檻前本次調價的三地移動平均加權原油價格是79.8美元,與上次調價的基準價格76.3相比,上升3.5美元。此次汽油230元/噸,柴油220元/噸的調價幅度覆蓋了原油價格的上漲,符合成品油的調價規則。與今年4月14日調價時的成品油和原油價格基本相似,細微差別可能來自于人民幣升值。
這也是在原油基準價格第二次踏在80美元門檻上的調價。調價的幅度我們認為總體還是到位的。時間雖然如往常一樣有所推后,一方面國內上周公布經濟數據,國內物價壓力仍然不可忽視,因此趕緊在80美元大關被突破之間調整;另外一方面也在等待油價的趨勢確立,做好準備。
但最終選擇了調價的原因可能在于:
第一,國內的柴油供給受到節能限電的影響導致燃料需求增長,供給偏緊;如果調價預期進一步導致囤積,加重了供給偏緊的局面。因此從緩解供給緊張的局面看,此次調整還是不得不進行。
第二,調價后釋放部分壓力,希望減弱國際油價漲勢。近期國際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除了量化寬松以外,中國的原油進口大增創出歷史新高表現出的強勢需求,也是重要的支撐作用。在09年7月原油價格踏入60-80的區間以來,一共經歷了4次上調(此次不計入在內),有3次都在上調成品油價格后出現了一定程度。
“80后”油價時代期盼成品油規則進化
此次調價基準價格正好在80美元之前,但在WTI在80美元上方波動的階段中,國內的基準原油價格可能隨時超過80美元。08年底制定的成品油定價規則應該與時具進,縮短間隔減少投機;而且經過了兩年的頻繁調價后,消費者對調價的適應性明顯加大,也為未來進一步市場化創造了條件。而且近期官方屢次表態,表明可能性正在逐步加大。這將進一步穩定煉油盈利預期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