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第五次中美能源政策對話和第十屆中美油氣工業論壇將在美國正式召開,此次論壇的議程將以開發頁巖氣為主,包括邀請中方人員到美國頁巖氣田參觀調研。而正是在2009年第四次中美能源政策對話及第九屆中美油氣工業論壇期間,以中石油與美國康菲公司簽署頁巖氣合作意向書為契機,中美兩國正式拉開了政府級別的頁巖氣合作大幕。從去年年底至今,國內媒體對頁巖氣的關注度空前高漲,有關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報道頻頻見諸報端。國土資源部有關人士透露,我國明文規定的礦種里以前并不包括頁巖氣,很多在能源領域工作多年的從業人員甚至都不清楚頁巖氣究竟是什么。對于這樣一種全新的事物,我國能源界究竟持怎樣的態度?頁巖氣勘探開發熱潮對我國意味著什么?如何探尋頁巖氣產業發展的最佳模式?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頁巖氣首開礦業權競爭性出讓
“這次是歷史性的突破,帶有里程碑式的性質,可見國家對頁巖氣的重視程度。”
近日,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大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國土資源部計劃今年10月就頁巖氣展開礦業權競爭性出讓。據張大偉介紹,參與競爭性出讓的區塊有6個,所謂競爭性出讓類似招標,我國針對煤礦、鐵礦、金礦等礦種礦權都采取過招標的形式,唯獨油氣礦業權一直采取國家一級管理。“這次是歷史性的突破,帶有里程碑式的性質,可見國家對頁巖氣的重視程度。”
張大偉同時強調,此次頁巖氣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對象涉及面很窄,只有四家國有公司,除了外界熟知的三大油企——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剩下的一家是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延長油礦管理局),目前還沒有擴展到地方或民營資本。早前不少媒體曾揣測說,國土資源部有意根據“新36條”的精神,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對此張大偉表示,步伐不會一開始就邁得那么大,“新36條”的精神還需進一步學習和探索。據悉,參與的幾大公司熱情都很高,都在準備方案。盡管是在有限的范圍內引入競爭機制,在張大偉看來此舉應該能促使石油公司加大對頁巖氣的投入:“既然是通過競爭拿下的礦權,之后就要接受國土資源部的監督。拿到礦業權的企業必須達到最低投入,而且要出成果。”
業內人士透露,在中石油內部已要求專業性的煤層氣公司兼顧頁巖氣勘探,在中石化內部也明確由華東油田分公司負責包括頁巖氣在內的非常規油氣的勘探。6月8日,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宣布成立頁巖氣勘探項目部,同月,中石化集團總經理蘇樹林在一份內部通訊中稱,將把頁巖氣勘探開發作為非傳統天然氣資源中的重點,8月20日,我國首家頁巖氣研發機構——國家能源頁巖氣研發中心在國家能源局的委托下落戶中石油下屬的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廊坊分院,近期的一系列舉動都說明國有大公司是樂意在頁巖氣勘探開發上下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