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能夠占有的市場份額越來越有限,如果能有效降低企業成本中占據相當高比例的物流費用,就等于提高了企業的利潤。因此,可以將物流管理稱為“第三利潤源”。廣東石油倉儲分公司在挖掘“第三利潤源”方面,方法多、效果好。各企業在成本下降空間不大的情況下,不妨學學他們降低物流成本的經驗,挖掘出屬于自己的“第三利潤源”。
狠抓節能降耗,積極應用新技術,嚴把油品損耗關,在吞吐量每年增長20%的情況下,噸油費用比上年大幅下降
廣東石油倉儲分公司在抓節能降耗、降物流成本中,為企業挖掘“第三利潤源”,在吞吐量每年增長20%的情況下,噸油電費比上年下降23.89%;噸油水費比上年下降11.29%;綜合保管損耗率為0.01%,損溢接近原點。
規范管理: 狠抓節能降耗
廣東石油銷售板塊有兩個重要陣地,一是油庫,二是加油站。廣東石油倉儲分公司管轄全省47座油庫,也承擔著節能降耗的重任。為此,該公司規范節能降耗管理,修訂《水電費考核管理辦法》等13項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規范油庫月度能耗情況記錄表等臺賬。他們重新設定水電能耗、油品損耗和辦公用品耗材等指標,并對每個油庫每月檢查考核。
各油庫根據公司修訂的規章制度,制定相應實施細則,層層落實責任。其中,對水電費指標超支的,按超支額的10%扣發油庫的月度效益工資;對油品損耗超標以及設備完好率不達標、辦公耗材超支的,按《油庫綜合考核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對油庫以及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同時,他們優化網點布局和調度作業,關停高能耗設備,整合縮減辦公場所,強化外借及工程用水電管理,嚴格審批手續。截至目前,有32座油庫共117個單位均按規定辦理外借水電審批手續并及時支付費用,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
開源節流: 積極應用新技術
由于歷史原因,該公司原油庫裝機設計容量比實際需要高得多,造成電量浪費。該公司在黃埔等油庫應用變頻調速先進技術,黃埔油庫碼頭作業區每年可節電16.5萬千瓦時。據悉,該公司計劃今年對全省中心油庫主要機泵進行變頻技術改造,改造后每年可節約電費90萬元。
為節省照明用電,該公司去年對高能耗照明燈具進行節能改造。改造后,照明燈總功率減少25.7萬千瓦,每月節約用電6.5萬千瓦時。該公司還對全省33座在營油庫進行配電系統無功功率電容補償技術改造,在供配電系統增設電容自動補償柜,降低了電量損耗,全省油庫每年可節約用電15萬千瓦時。他們還應用分路控制技術改造油庫照明配電系統,機泵總功率比以前減少48.8萬千瓦,全省油庫每年節約用電35萬千瓦時。
近年來,該公司對篁邊、南瑤等12座油庫的平面設計進行調整,改造油罐和工藝流程,實行庫區集中管理。優化布局后,既節省了工程投資,降低水電及油品損耗,又提高了油品收發效率。12座油庫經改造后,每年節省水電費近150萬元。
把握重點: 嚴把油品損耗關
油品損耗管理是倉儲物流企業計量管理的難點和重點。近兩年,該公司大力推廣使用計量自動化設施,先后安裝210套油罐自動計量監測系統,占總在用油罐的60%;自主開發一套適用于計量監控的計量賬務管理系統,油庫輸入原始數據,公司統一復核數據,為加強油品損耗管理提供了保障。
該公司將計量操作的每一個細節標準化,并刻錄成光盤;每年組織不少于兩次技術培訓和技術比武,提高計量操作的準確性,提高計量誤差的分析水平。同時,狠抓流量計發油精度,每周對在用流量計不少于一次校驗,確保月綜合發油誤差控制在正負0.05%以內。其發油的準確性贏得地市石油公司和客戶的稱贊,成為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招牌。
廣東的水路網點比較發達,該公司的水路配送油庫20座,損耗一直居高不下。為此,該公司明確水路計量交接流程,督促承運方會同量艙、量罐,對相關卸油流程進行施封確認;嚴格清艙、干艙手續,強化外輪過駁的計量監控,對36艘承運總量132萬噸的進口外輪進行過駁分卸計量,創損耗率0.05%的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