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煤制乙二醇項目將要面臨的風險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08-27 中投顧問 關注度:0]
摘要: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煤化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已知正在建設和規劃的煤制乙二醇總產能已超過300萬噸年。例如,中華煤氣、開灤股份分別在內蒙規劃建設大型煤制乙二醇裝置,河南煤業集團、山西中寶投資公...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煤化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已知正在建設和規劃的煤制乙二醇總產能已超過300萬噸/年。例如,中華煤氣、開灤股份分別在內蒙規劃建設大型煤制乙二醇裝置,河南煤業集團、山西中寶投資公司、陜西鴻瑞實業集團、山東魯能、美國綜合能源投資公司等也在規劃建設煤制乙二醇裝置。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指出,之前,工業大規模生產乙二醇的原料有兩種,即石油和乙烷。去年全球首批煤制乙二醇項目在遼通面世后,開發出了以煤為原料制備乙二醇的新路線。常軼智認為,煤制乙二醇項目的投產,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是一個大的突破。但是由于整個煤制乙二醇項目的發展要有成本問題、市場容量等多方面的考慮,就目前的發展狀況來說,這項技術進行大規模的推廣應用還是要慎重。
常軼智指出,雖說煤制乙二醇這一裝置目前在世界上屬于首創,但技術上還不夠成熟。通遼金煤化工對這項技術的工業化應用也只是在初級階段,實現工業化伴隨出現的問題都還有待進一步檢驗。而且新技術在投產運行一段時間后,需要總結其資源消耗的指標,并進行經濟效益方面的考核。另外,還需要對國內外同行業的優劣勢進行系統全面的比較,對市場競爭力進行分析,再研究大規模的推廣。
常軼智還指出,雖然從理論推測上看,現在我國煤制乙二醇的成本比國內的石油路線相對較低,但是未來用于制備乙二醇的褐煤價格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而且,中東地區以乙烷裂解制乙烯生產乙二醇的生產成本大大低于國內的煤制乙二醇成本,與中東產品相比,國內煤制乙二醇并不具備成本優勢。加上現在全球乙二醇已經有產能過剩的趨勢,中東地區的乙二醇極有可能以其成本優勢沖擊我國市場。而我國乙二醇的消費領域較為單一,常軼智認為,假如聚酯的生產受到影響,再加上國外廉價乙二醇產品的沖擊,國內乙二醇產業必然會受到致命打擊,從而對煤制乙二醇項目造成影響。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煤化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建設和規劃中的煤制乙二醇項目累計已達300萬噸產能。而到2011年,我國石油制乙二醇的產能也將增至450萬噸/年。預計到2015年,我國乙二醇的產能將超過1300萬噸/年。而我國乙二醇的消費量預計到2015年也僅為1160萬噸。屆時,我國乙二醇的產能將出現過剩。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也認為,未來國內乙二醇的供需失衡也將會增加煤制乙二醇項目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