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恰在美制裁之后 伊朗石油部長訪華引西方猜測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08-05 人民網-《環球時報》 關注度:0]
摘要: 伊朗石油部長馬米爾卡齊米4日率團到中國訪問。伊朗媒體稱,他此訪是與中國討論對伊朗能源領域進一步投資。一天前,美國宣布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這被西方媒體理解為他訪華的背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與伊朗有著正常的商...
伊朗石油部長馬米爾·卡齊米4日率團到中國訪問。伊朗媒體稱,他此訪是與中國討論對伊朗能源領域進一步投資。一天前,美國宣布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這被西方媒體理解為他訪華的“背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與伊朗有著正常的商業往來,不違反任何安理會決議,也不會損害其他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利益。
伊朗石油部網站稱,伊石油部副部長宰加米已經先期抵達,此次同行的還有伊國家石油公司負責人。伊中將商談聯合投資150億美元開發伊朗油氣田。據伊朗官方的英語電視臺“Press TV”4日報道,宰加米表示,一些中國公司將參與出資支持伊朗一系列煉油開發項目,而且雙方已經簽署了協議。
西方媒體在關注這則新聞的同時,也紛紛提到,美國財政部3日宣布,已經凍結多個協助真主黨的個人與公司的資金,并鎖定了21家被伊朗政府控制的公司,將對這些公司實施制裁。據美國媒體報道,這21家公司包括銀行、保險、投資、礦業和工程領域等,其中兩家是位于白俄羅斯的銀行,兩家是位于德國的投資公司,以及位于日本、德國、盧森堡、意大利和伊朗的工程公司。美國認為這些公司不是伊朗政府的,就是受伊朗控制。此外,美國財政部還指責伊朗革命衛隊“圣城旅”領導人為塔利班等恐怖組織提供資金支持,并將其4名主要高官列入黑名單。英國《金融時報》稱,美國官方看起來打算將伊朗同國際社會徹底隔絕。
對伊朗的新制裁打壓了伊朗進口汽油的能力,加大了伊朗獲得海外投資及技術的難度。西方媒體認為,德黑蘭開始向對其石油資源感興趣的中國尋找投資。法新社報道說,近年來,北京已成為伊朗主要的經濟伙伴,填補了西方撤出后在能源領域留下的空白。據英國廣播公司3日報道,對于中伊合作,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說:“如果中國想要在世界范圍內做生意,就必須維護自己的聲譽。我們理解(中國人)的經濟憂慮,但他們的國際責任清楚擺在眼前。”
事實上,可能因美國制裁伊朗產生憂慮的遠不只中國。據俄羅斯《觀點報》4日報道,受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影響,俄羅斯向伊朗出售5架客機的合同被取消。俄新網援引俄全球武器貿易分析中心總經理伊戈爾·科羅琴科的話說,俄羅斯如放棄與伊朗進行軍事技術合作,遭受的損失或將達到110億至130億美元。俄羅斯中東研究所所長葉夫根尼·薩塔諾夫斯基說:“我們已向西方證明,我們不會站在伊朗一方與西方對抗,這引起了伊朗的不滿,將會影響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就在美國對伊制裁條例成為法案后,印度外交秘書拉奧表示,印度擔心“這會對印度公司造成直接的不利影響,更重要的是,會影響到能源安全”。 就連美國自己也涉身其中。據《紐約時報》3月刊登的一份分析報告,美國納稅人有幾十億美元投資到伊朗,其中包括多家公司違抗制裁法案,耗費15億美元在伊朗石油和天然氣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
英國廣播公司3日稱,美國對伊朗新的制裁法案意味著美國一旦覺得外交關系成了絆腳石,會不惜讓盟友的利益受到損害。從印度到日本、從俄羅斯到德國的全球各大銀行、石油公司和其他大型公司,都收到了美國發出的明確信息:你們要么跟我們走,要么跟伊朗走。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在接受采訪時警告說:“不要再同伊朗有日常業務往來,一旦有此類行為,我們很快就能查到。”
美國的做法并未得到廣泛認同。有美國媒體稱,雖然對伊嚴厲制裁在理論上可行,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是另外一回事。有些公司甚至會愿意付出無法進入美國金融系統的代價。“美國之音” 4日報道稱,就連美國財政部也承認,要追查出所有關聯公司并不容易。中國社科院中東研究室主任王京烈4日對《環球時報》表示,中國公司肯定會因此受到牽連。但指責中國與伊朗做生意并沒有道理。伊朗部長來訪是中伊正常外交,美國宣布制裁新措施是他們的問題。這只是個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