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家海洋化工及石化鹽化一體化技術創新聯盟成立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08-04 中國海洋石油報 關注度:0]
摘要: 提升海洋化工產業自主創新能力
海洋化工及石化鹽化一體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7月29日在山東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聯盟由中國海油山東海化集團等14家企業、天津大學等5所高校、山東省海洋化工科學研究院等3所科研機構共同發起。...
提升海洋化工產業自主創新能力
“海洋化工及石化鹽化一體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7月29日在山東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聯盟由中國海油山東海化集團等14家企業、天津大學等5所高校、山東省海洋化工科學研究院等3所科研機構共同發起。聯盟專家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從堦說,這是我國海洋化工及石化鹽化一體化產業方面的首家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聯盟成立后,將有效整合科技資源優勢,聯合開展共性關鍵技術的戰略研發,拉長產業鏈條,為海洋化工產業高端化、精益型、內涵式、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提升海洋化工及石化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開辟我國石化鹽化一體化發展的新局面。
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實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的重要載體,是促進產業技術集成創新,提高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海洋化工及石化鹽化一體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是在國家關于支持產業技術創新的相關文件指導下,成立的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合作組織。
該聯盟以中國海油山東海化集團為龍頭單位、山東省海洋化工科學研究院為秘書長單位,聯合省內外20多家院校、企業共同參與,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政府提倡的產學研結合的新型技術創新組織。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國海洋大學等院校的專家組成專家技術委員會將為聯盟決策提供咨詢。
聯盟近期研發方向和技術創新目標是結合山東生態省和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建立山東省海洋化工及石化鹽化一體化技術聯盟創新模式體系,攻克海洋化工及石化鹽化一體化產業可持續開發亟須的關鍵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技術集成、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海洋化工及石化鹽化一體化產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山東省海洋化工產業整體總量已經達到相當的規模。濰坊北部渤海萊州灣地區,地下鹵水、石油、天然氣等資源豐富,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了海洋化工、石油化工等支柱產業和一批優強企業群體,主導產品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以海化集團為龍頭的海洋化工產業集群,形成了鹵水養殖、日曬原鹽、純堿、氯堿等綜合利用體系。然而,傳統海洋化工產品多為無機工業原料和中間型產品,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不強,迫切需要實施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業附加值和集中度,由企業競爭向產業聯盟跨越,實現資源優勢向高端產業優勢轉變,以適應國家宏觀調控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要求。走石化、鹽化一體化的發展路子,拉伸產業鏈,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實現產品和產業鏈從無機到有機、從技術含量低到技術含量高和從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三大轉變,是海洋化工發展的必由之路。
據悉,該聯盟將著力解決鹽鹵化工同石油化工行業鏈接的關鍵技術,最終實現鹽鹵化工、石油化工的綠色循環發展模式,使石化、鹽化兩個產業緊密結合,帶動下游產業重點發展。
海化集團所在的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全國最大的現代化生態海洋化工生產和出口基地,被確定為全國科技興海示范區、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今年6月,正式掛牌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