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大連市北側的金石灘海濱浴場附近,眼前的一幅景象會讓人痛心:一艘艘浸滿了黑色油污的漁船、從船里伸出腦袋來的“黑人”漁民定格在畫面的中心。
盡管看不到被黑色油污污染致死,或掙扎的海洋生物和鳥類,但也不太容易找到悠閑愜意的游客。
7月23日的大連海域,一邊是漂浮著黑色原油的海面,一邊是無奈的依海生存者……
海鮮店難有問津
被稱為“大連后花園”的金石灘國家旅游區,距離石油泄漏地點——大連新港港區的直線距離約35公里。黑色的原油順著前幾日暴雨和東南風,漂浮到了這一地區,人們在部分海灘上已看不到清澈的海水。
油污的到來,也給當地的海產養殖業造成了嚴重影響。
在金石灘附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遇見了一位養殖海參的人士楊先生。他所在的公司包下了金石灘百余畝的海參養殖區,據其稱投入大概有數十萬元以上。
海參的養殖環境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它離開金石灘岸邊大約1000多米遠。這位養殖員的海參去年下了一部分苗,“今年估計不會有收成了。”楊先生嘆了口氣。
與人參、燕窩、魚翅等齊名的海參為世界八大珍品之一,其主要以海底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
但大連海灘被污染之后,海參的自然環境不僅被嚴重破壞了,而且海參所食用的藻類,同樣面臨著生存的威脅。因為油污會慢慢地向下滲透,最終影響到海洋動植物的生長。
據了解,當地多家海產養殖戶的貝類水產品也難逃一劫。一家養殖戶近400畝的貝類養殖場就面臨著生死考驗。因石油的入侵,不少貝類可能已經死亡。而在過去的六天里,貝類產品的批發價也下跌了15%。“去年剛剛引進的貝苗全部賠了進去,損失一共300多萬。”姓孔的經營商無奈地表示。
當然,大連市的養殖戶中,還是有一些幸運兒。
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劉錫財在7月26日的發布會上說,大連位于黃海的養殖基地分別是廣鹿島海域(距爆炸地約50公里),大、小長山島海域(距爆炸地點約70公里)和距離爆炸地點約90公里的獐子島、海洋島、烏蟒島海域養殖基地,這些海域目前沒有出現污染。
由于渤海處于黃海西北方向,有陸地阻隔兩個海域,因此不會受到爆炸地泄漏原油的污染。
一位廣鹿島地區的旅游飯店經營者劉小姐表示,廣鹿島相關部門、企業也在監控污染的影響情況,但幸運的是,截至7月23日,她本人沒有看到有油污上岸。
大連獐子島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某內部管理層也比其他海產品的養殖者更加樂觀一些,“至少從目前我們24小時監控的情況看,污染物沒有波及到獐子島。”
中國海監船的監視結果曾顯示,受污染海域約430平方公里。大連部分海灘受到了原油污染。這對于海鮮生產和銷售商們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
輸油管爆炸事故發生的同時,不少原油已泄漏到了黃海,目前流入海上的原油數量還沒有明確的官方統計數據,但有關部門稱已經回收的原油達到了3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