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十二五”能源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據相關人士透露,“十二五”期間,我國石化行業將進入轉型關鍵時期,需要克服行業競爭力參差不齊、產品結構性短缺、資源環境不樂觀等問題,這意味著國家對石油石化設備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部分設備出口能力增強
目前業內已有共識,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能否在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中實現由大變強,關鍵之一就在于相關配套的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與進步。
據了解,通過近些年的發展,特別是經過“十五”、“十一五”的發展,我國不僅形成門類齊全的石油石化裝備,而且規格、品種基本能滿足陸上石油勘探開發的需求。從生產能力、產量、產值、生產的品種規格和從業人員等方面衡量,我國已成為一個生產石油石化設備的大國。
據中國石油和石化設備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趙志明介紹,石油鉆采設備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還具備出口能力。我國已可以成套出口較先進的變頻驅動鉆機和適應極地氣候的車裝鉆機,出口主要是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等經濟發達和石油技術裝備成熟的國家,這些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均很高。
此外,如井口裝置、采油樹、抽油機、潛油泵、石油工具、石油管材等設備都是我國成熟產品,使我國石油鉆采設備近年來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不斷提升。
趙志明透露,去年石油石化裝備行業出口情況整體不錯,60種主要產品出口總額達到163億元,比上年增長7.6%。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石油天然氣鉆采設備中的石油鉆機。目前全世界能生產成套鉆機的國家不多,我國的年生產能力已經達到800臺(套),不但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占據了絕大部分國際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