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標定位在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石油裝備制造基地,將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目錄中的鼓勵類產業——石油裝備制造和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業作為大力發展的主導產業,盤錦石油裝備基地(以下簡稱“基地”)以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科研優勢以及創新優勢,不僅實現了自身經濟發展的轉型,還為一大批國內石油裝備企業創造了更大的協同發展空間,從而拉開了振興中國石油裝備制造工業的大幕。
基地是依托我國第三大油田-遼河油田逐步發展起來的,是盤錦市人民政府和中石油遼河油田公司實施油地融合戰略的產物和載體。盤錦市副市長姜冰告訴記者:“打造石油裝備制造基地,不斷創新、面向高端、做大做強石油裝備制造核心主業,是盤錦實現石油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選擇。”
優化結構 夯實發展基礎
目前,基地石油裝備制造業異軍突起,集群效應顯著。遼河石油裝備制造總公司的鉆機、天意公司的頂驅、派普公司的鉆鋌鉆桿、華孚集團的含油污水處理設備和技術等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部分產品和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或填補國內空白。為中國石油裝備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作出了突出貢獻。姜冰說:“基地將向著以石油裝備制造業為主體的方向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夯實發展基礎,使基地成為支撐盤錦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
如今,基地已經嘗到了這一發展理念的甜頭。2009年,基地完成工業總產值110億元,同比增長83.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億元,同比增長100%。回眸沉甸甸增長數字背后,不僅書寫著基地在迎戰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大考中的滿意分值,更彰顯著基地“調結構、布新局、謀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姜冰表示:“基地發展石油裝備制造業,把目標定位在了優化產業結構,促進重大石油裝備科技成果產業化,同時,緊跟國際石油裝備價值鏈高端,勇于擔起振興中國石油裝備制造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