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雜志網站7月12日發表文章稱,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海底石油鉆探風險的關注,在此背景下,北極地區海底能源開發安全再次引起爭議。盡管部分國家暫停了開發項目,專家也從人員安全、生態環境等方面提出質疑,但從長遠來看,北極地區能源開發趨勢已無法改變。
能源企業恢復北極海底鉆探 漏油事件敲響警鐘
今夏,加拿大執行“北極熊行動”的部隊會比以往增加一項任務,除一年一度彰示主權的演習訓練外,部隊還將和當地居民演練如何應對原油泄漏。加海岸警衛隊正將油柵和原油回收船等設備運往加北極地區的19個社區。
隨著一些國家在北極冰面上鉆井,加拿大和格陵蘭島之間的戴維斯海峽上周恢復了海底原油鉆探。英國凱恩能源公司在距離格陵蘭島西部海岸100英里處設置了2個石油鉆井平臺,還計劃在今夏花費4億美元鉆4口勘探井。該項目選擇的時機并不恰當。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正讓全世界密切關注海底石油鉆探的經濟、社會和環境風險。在英國石油公司這樣的業內巨頭為熟知水域的漏油事故手足無措時,規模小得多的凱恩能源要在尚未開發的地區進行開采作業,自然會聽到不少警告的聲音。世界野生動物基金北極計劃項目官員帕特里克-劉易斯表示,“即使在最好的條件下,我們也沒有足夠能力應對大量原油泄漏。在北極,難題更是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