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BP開始收拾墨西哥灣漏油事故殘局的時候,美國已經有5個州發現了原油對海岸的污染。BP正在為200億美元賠償基金一籌莫展,出賣油田,換取現金,以解燃眉之急。
而作為資金充裕的中國石油企業——中海油,一直在尋找海外的石油開采機會,雙方得以各取所需。
首選伙伴
BP首席執行官托尼·海沃德正在展開推銷之旅,從莫斯科到北京,海沃德將會見俄羅斯石油公司以及中海油。
有報道稱,BP將把手上的阿根廷泛美能源(Pan American Energy)部分股權,售予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以套現資金應付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的龐大開支。
但是,該傳聞一直沒有獲得中海油的認可。然而,此傳聞并非空穴來風。
“我們有一個專門的海外收購團隊,他們經常四處看項目。”中海油內部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像海外購買油田的項目,需要在很多的程序和審批后,才能對外宣布。”
該人士透露,“和BP的合作,處于初期的接觸溝通階段,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進展,所以還沒有什么可以對外界公布的內容。”
有消息稱,雖然與中海油的談判尚未取得結果,但英國石油有信心在數周內達成協議。
據了解,中海油是中國石油公司中與BP關系最緊密的合作伙伴。
2010年3月,中海油以3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阿根廷Bridas能源公司50%股權。而Bridas的資產中,包括了泛美能源全部股份的40%,BP則持有剩下的60%。BP所持有的泛美能源價值約為90億美元。
此次,BP更是急于把剩下的股份賣出,而中海油成為了首選。金融危機時期,由于中國企業掌握著良好的現金流,因此對海外收購表現得十分積極。
此外,中海油對BP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態度。
此前,中海油科技部總經理周洪波向記者表示,“我們正在密切關注BP漏油事件的發展。這對中國未來深海開采石油有著借鑒意義。”中海油已經指定了相關部門對該事件進行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