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9日,三大石油公司一季度業績均已出爐。中石油和中石化凈利潤均大幅增長,共賺得483億元,中海油未經審計的總收入約304.9億元,同比大幅上升118.5%。
業內人士預計,二季度三大公司業績將繼續增長,國內市場需求、國際原油價格走勢以及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是影響石油公司業績的主要因素。
一季度業績開局良好
按照國際會計準則,一季度中石油實現凈利潤325億元,同比增71%。中石化凈利潤同比增近40%,達158億元。尚未回歸A股市場的中海油雖未公布一季度業績,但油氣凈產量達6730萬桶油當量,同比大幅增長32%。
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國際油價自2月中旬以來連漲,3月基本維持在每桶80美元以上,相比于一年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處于谷底的原油價格翻了一番。國內石油石化市場需求復蘇明顯,一季度國內成品油表觀消費量同比增16.2%,化工產品表觀消費量增長超過8%,帶動石油公司下游業績的好轉。
中信證券石化行業首席分析師殷孝東說,一季度中石油業績增長主要受益于國際油價的上漲;而中石化則更依賴于化工和銷售板塊業績的上升。
中石油一季度生產原油2.1億桶,同比增2.1%。原油價格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漲近89%,達每桶70美元。
相對于其他幾個板塊利潤的大幅增長,一季度中石化煉油板塊利潤出現同比下降。中石化財務總監王新華說,這主要是由于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不到位。一季度國際油價持續上升,而國內成品油價格并未相應調整,中石化煉油板塊僅實現微利。
主營業務集中于上游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中海油在三大公司中受國際油價影響最為明顯。油氣凈產量達6730萬桶油當量,同比大幅增長32%。
二季度業績或環比繼續增長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馮連勇說,按完善后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如國際原油價格高于每桶80美元,將扣減加工利潤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因此如果二季度國際油價持續走高,煉油業務將承受較大經營壓力。
王新華說,預計二季度我國經濟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石油石化行業宏觀環境總體較為有利。但國際油價持續上升,國內成品油價格能否按照完善后的定價機制及時調整增加了中石化煉油板塊的不確定性。此外,隨著中東等地區低成本乙烯的大量投產,化工板塊面臨的價格競爭會更加激烈。
招商證券石油化工分析師裘孝峰認為,今年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執行不會在價格和時間上偏離很大,煉油行業出現較大虧損的可能性較小。
殷孝東預計,二季度市場將進入消費旺季,受益于國內經濟回升向好以及全球經濟復蘇,石油石化產品價格將繼續呈現良好態勢。預計二季度幾大石油公司業績有望環比繼續增長。預計中海油將實現較快的業績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