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南美的能源合作,正漸入佳境。
4月17日,委內瑞拉總統府,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宣布,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將向委內瑞拉提供100億美元和700億人民幣的融資,這些貸款將用于委內瑞拉興建高速公路和電力等基礎設施。作為融資回報,委內瑞拉將繼續向中國提供石油資源。
此前的4月15日,同樣在南美,中石化集團也與巴西石油公司簽署了包括原油采購及兩塊深水區塊的開采勘探在內的一攬子協議,同樣也是采用"貸款換石油"的方式。根據協議,巴西石油將向中石化提供為期10年的原油供應,第一年供應原油15萬桶,剩余9年每年向中石化供應原油20萬桶。而作為交換,巴西石油可以從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獲得100億美元貸款。
顯然,通過"石油換貸款"這一"能源合作新模式",中國石油企業向南美進軍的步伐正變得越來越快。
利益共同體
事實上,自2008年5月,中國與委內瑞拉簽署第一份石油換貸款合同以來,這已是中委兩國第5份"石油換貸款"協議,而金額也從當初小試牛刀的20億美元激增至到200億美元。
"中石油在拉美的所有項目中,規模最大、前景最看好的就是委內瑞拉項目。"中石油集團南美公司總經理吳東山對本報記者表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令雙方成為利益共同體的創新合作模式,使得我們的長期利益能夠有所保障。"
所謂的"利益共同體"是指,中石油同委內瑞拉方面簽署的合作協議不僅是石油輸出,而是一個涵蓋了上下游一體化的協議,即在上游原產地合作開采,中游設立船運公司負責能源產品運輸,下游在中國合資建廠煉油。
在位于委內瑞拉的開采公司中,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占股60%,中石油占股40%。在位于中國的煉油合資公司中,中石油占股60%,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占股40%,同時雙方還將各占50%股份成立一家石油運輸公司。
"這樣一種創新的合作模式令雙方成為利益共同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保證了雙方互利共贏,又能在相對復雜動蕩的政治社會環境中確保企業的穩定發展。"吳東山說。
而除了能源方面的投資合作,隨著中委兩國石油換貸款計劃的推進,中國企業在委內瑞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獲得了許多新機會。此次的200億美元合作中,便包括了價值75億的鐵路合同,以及金額在50億美元左右的兩條高速公路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