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溢價收購凸顯中國穩定能源供給決心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04-16 網易財經 關注度:0]
摘要: 中國石化集團(China Petrochemical Corp.)昨天對加拿大油砂資源股份競標的成功,標志著中國自2005年以來在資源收購方面的支出已經達到了640億美元,表明中國愿意通過溢價收購保證能源安全。
按照麥格理證券...
中國石化集團(China Petrochemical Corp.)昨天對加拿大油砂資源股份競標的成功,標志著中國自2005年以來在資源收購方面的支出已經達到了640億美元,表明中國愿意通過溢價收購保證能源安全。
按照麥格理證券(Macquarie Securities)的預計,中石化集團至少支付了6.5億美元的溢價,以收購康菲公司(ConocoPhillips)擁有的辛克魯德加拿大有限公司(Syncrude Canada Ltd.)9%股份。本次交易的成本可能因為人民幣升值而減少。
“能源安全政策是中國石油公司海外收購的根本,”大華繼顯有限公司(UOB-Kay Hian Ltd.)能源分析師世言(Shi Yan)說,“中國的石油需求增加,國內供不應求。”
中國貨幣的升值可能緩解石油和天然氣成本的上升,保持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中國的持續增長。去年中國國營企業在能源和礦業收購方面的花費達到破紀錄的320億美元,平均溢價率為20%。
“中國石化似乎將為此付出了相當高的溢價,” 香港的Mirae資產證券公司區域能源研究部負責人高登關(Gordn Kwan)說。“隨著人民幣升值的討論,將增強中國在并購交易中的購買力。”
石油期貨市場波動也刺激了中國擁有海外能源資產的決心。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于2008年7月11日創紀錄地升至147.27美元每桶;而由于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影響了對燃料的需求,導致當年12月19日降為四年來的最低點32.4元每桶。
油價可能超過今年最高點87美元每桶,并可能升至94美元。
國際能源機構在3月12日把對中國和印度為首的發展中國家燃料需求的預測調高到了4120萬桶每天,并且降低了對于歐洲和美國的預期數字。
作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最大能源消費國,中國去年依靠進口來滿足其一半以上的石油需求。據英國石油公司對于世界能源的統計回顧,中國的石油消費在2008年達到8百萬桶每天。
中石化集團耗資46.5億美元對于加拿大辛克魯德加的收購,是繼其2005年耗資1.05億美元收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北極光項目后最大的海外油砂收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