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伸男 執行總裁 國際能源署(IEA)
發布會報告
2009年11月23日,北京
背景
全球面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復蘇的跡象已經顯現---但經濟復蘇的速度將有多快? 石油價格的暴跌以及隨后的反彈---從長期來看,邊際成本的增加導致了更高的價格,但目前的水平會持續下去嗎?
金融以及經濟危機導致能源投資的下滑---投資是否會很快反彈并能足以避免將來供應緊張的局面?
關于2012年后氣候協議的哥本哈根大會談判艱巨,---人類需要作出何等努力以避免災難性氣候變化?
參考情景中的世界一次能源需求

2007到2030年間,非OECD國家占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增長的93%,
其中,主要的需求增長來自于中國和印度。
參考情景: 2007—2030年一次能源需求的變化

從2007年到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的增長中,化石燃料占77%,其中,石油需求從2008
年的8500萬桶/天增長到2015年的8800萬桶/天, 2030年增長到1.05億桶/天。
中國現正在考量的為了滿足國內目標所可能出臺的政策,例如更大力度地推廣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繼續建立充分反映成本的能源定價機制,這些政策都能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巨大貢獻。
利用天然氣過剩的局面以及更多的使用液化天然氣;促進包括非常規資源的國內開采項目
繼續大力支持低污染、零碳排放的科技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清潔煤/二氧化碳的捕集與封存、先進低排放汽車以及配套的先進電網;參考科技應用對設備生命周期的影響
除了扶持國內清潔煤技術之外,還需利用全球市場的需求動力來提高清潔煤技術的引進
復雜的相關性使得多國合作平臺發揮了關鍵作用。
更多內容,參見資料頻道
國際能源署2009世界能源展望(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