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評出2009科技雙十進展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0-01-13 中國石油網 關注度:0]
摘要: 2009年中國石油十大科技進展及國外石油科技十大進展評選日前揭曉,“渤海灣盆地歧口富油氣凹陷整體勘探配套技術”等10項中國石油科技創新成果以及“復雜地質環境油氣勘探分析技術”等10項國外技術成果分別入圍。
從2000年開始,...
2009年中國石油十大科技進展及國外石油科技十大進展評選日前揭曉,“渤海灣盆地歧口富油氣凹陷整體勘探配套技術”等10項中國石油科技創新成果以及“復雜地質環境油氣勘探分析技術”等10項國外技術成果分別入圍。
從2000年開始,中國石油十大科技進展及國外石油科技十大進展評選活動已連續開展10年,在行業中產生了較好的反響,受到廣大科技工作者的關注和好評。年度十大科技進展評選活動,對總結推廣中國石油科研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了解國際石油科技的最新動態,推動我國石油工業科技進步,加快中國石油生產發展和效益提高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附 2009年中國石油集團科技十大進展
1.渤海灣盆地歧口富油氣凹陷整體勘探配套技術取得重要進展
歧口富油氣凹陷是渤海灣盆地最大的第三系沉積凹陷之一,油氣勘探一直面臨負向構造區比例大、沉積砂體分布復雜、油氣藏類型多樣等難題。中國石油通過重大專項攻關,實現富油氣凹陷整體勘探的新突破,在地質勘探技術創新和勘探成果上取得重大進展:(1)突破采集技術瓶頸,在海陸一體化采集技術、城區震檢雙向非縱技術、大型障礙區排列多節點網絡鏈接技術以及大型現代化港口及復雜城區三維地震采集技術上取得突破。(2)建立了超大面積三維地震一體化地震地質解釋全新模式,為歧口凹陷整體研究與勘探突破奠定了堅實基礎。(3)對大港區古隆起及其翼部的潛山構造提出了油氣勘探潛力大、勘探層系多、凹陷斜坡區“高油低氣上油下氣”多層系聚集規模成藏等新認識,豐富了渤海灣富油氣凹陷油氣成藏理論。(4)突破地層坍塌周期定量預測技術,實現了大位移水平井技術的創新。
勘探配套技術取得的重要進展為歧口富油氣凹陷的整體研究、整體評價、整體部署及油氣勘探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導,獲得重大勘探成果,形成埕海、濱海、歧北斜坡3個億噸級整裝儲量區。
2.石油地質研究有效指導非洲邦戈爾盆地勘探新發現
作為海外高風險勘探區,非洲邦戈爾盆地存在著勘探程度低、后期構造反轉強烈、火成巖廣泛發育影響地震品質等困難,集團公司集中力量進行開拓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解決了一系列勘探難題。
集團公司建立并完善海外風險勘探項目“選盆、定帶、快速發現”的勘探思路、方法及評價體系,成功篩選出首要勘探突破盆地。建立強反轉裂谷盆地的成藏模式,明確了主力成藏組合,奠定了取得規模發現的理論基礎。敢于突破前人對盆地油氣藏破壞嚴重、僅有稠油油藏且難以動用的認識,立足發現優質規模儲量和經濟儲量,集成運用反轉裂谷盆地目標優選技術,為發現優質規模儲量提供了技術保障。
該項研究創新的海外低勘探程度盆地評價方法體系、強反轉裂谷盆地油氣成藏理論和集成運用目標優選技術,有效地指導了勘探發現,獲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