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報告提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戰略目標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3-18 中國石化新聞網 關注度:0]
摘要: 中科院3日發布的《2009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提出了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目標,即到2020年,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
報告指出,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機遇和挑戰并存。中國特色低碳道路的...
中科院3日發布的《2009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提出了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目標,即到2020年,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
報告指出,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機遇和挑戰并存。中國特色低碳道路的戰略取向應包括四個主要方面:一是降低能源消費強度和碳排放強度,努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長率,實現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逐步脫鉤;二是在資源環境績效的前提下,抓住戰略機遇期,利用目前國內外相對較好的資源能源條件加速完成重化工工業化任務;三是選擇重點行業特別是清潔煤發電和煤炭多聯產等,提高這些行業在節能減排和低碳技術與產品方面的國際競爭力;四是積極參與國際氣候體制談判和低碳規則制定,為我國的工業化進程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報告指出,我國應把“低碳化”作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目標是: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至60%,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報告預計如果我國采取較為嚴格的節能減排技術和相應的政策措施,并且在有效的國際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下,我國的碳排放可爭取在2030年到2040年達到頂點,之后進入穩定和下降期。
報告還指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措施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完善宏觀管理體制;二是建立低碳發展的長效機制,制定有序發展低碳經濟的相關政策;三是加強合作,逐步建立健全低碳技術體系;四是建立利益相關方參與的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全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通過宣傳、教育、培訓等,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和適應能力,達成低碳消費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