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責任讓中石油挺起脊梁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9-01-22 工人日報 關注度:0]
摘要: 地處陜甘寧革命老區的長慶油田,新年伊始傳來好消息:2008年全年原油增長165萬噸、天然氣增長34億噸,油氣當量突破2500萬噸,凈增435萬噸。這相當于在中國的西部,在黃土高原和戈壁沙漠之上,又建設起一個中型油氣田。
作為...
地處陜甘寧革命老區的長慶油田,新年伊始傳來好消息:2008年全年原油增長165萬噸、天然氣增長34億噸,油氣當量突破2500萬噸,凈增435萬噸。這相當于在中國的西部,在黃土高原和戈壁沙漠之上,又建設起一個中型油氣田。
作為國有重點骨干企業,中國石油集團擁有包括長慶油田在內的13個油氣田,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企業。在剛剛過去的2008年,國內經濟形勢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嚴峻局面。中國石油集團的生產經營,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影響:經濟預期惡化和需求下降,使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跌幅超過70%;國內石油石化市場需求萎縮,油品、化工品銷量和價格大幅下降。
在巨大的考驗面前,中國石油集團以保證國家能源安全、保證市場供應為己任,切實履行經濟、政治和社會責任,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較快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一項具有戰略膽識的工程
在石油行業,“儲量增長高峰期工程”叫得很響。這是中國石油集團提出的一項具有戰略膽識的重大工程,就是在若干年內,油氣資源要持續穩定增長。2008年,是實施儲量增長高峰期工程并實現良好開局的一年。
目前,中國石油集團探明石油地質儲量連續5年超過5億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連續4年超過3000億立方米。
由于突出了重點盆地、重點項目,整體部署,加快老區精細勘探,大力推進預探和風險勘探,中國石油集團取得了一批重要勘探成果。
在鄂爾多斯盆地華慶地區,新增控制加預測石油地質儲量十分可觀,整體規模達數億噸;在蘇里格西一區新增基本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數億立方米;在海拉爾-塔木察格盆地、塔里木盆地庫車地區等的發現和突破,可望形成一個氣勢空前的油氣儲量區。
世界級水平的油氣田開發
2008年,中國石油集團國內原油增產53萬噸。大慶油田、長慶油田分別以原油4000萬噸穩產、油氣當量5000萬噸上產規劃為指導,積極承擔產量調增任務,依靠科技穩產上產。新疆油田、吉林油田繼續保持增產態勢,塔里木等油田產量相對穩定,冀東等油田努力完成了調整計劃任務。
針對嚴峻的產銷形勢,吉林油田、遼河油田等油田,顧全大局,克服困難,精心組織,確保原油產量及時調整到位和產運銷協調有序。
2008年,中國石油集團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產量結構,加快重點氣區產能建設步伐,全年天然氣同比增長13.7%,連續6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天然氣銷售加強產運銷儲綜合平衡,優化用戶結構,加強骨干管道沿線和氣田周邊市場開發,保證了重點城市、重點用戶和重要時段的安全平穩供氣。
國內原油產量“屢創佳績”的原因,在于油氣田開發水平是世界級的。油田開發針對的是老區遞減加快、新投入開發儲量品質變差的實際,從而穩步推進老油田二次開發和精細挖潛,整體高效開發新油田;同時,科學組織生產運行,開展多輪次上產會戰。
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
中國石油集團提出,要抓住并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持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發展目標不動搖,堅持突出油氣核心業務不動搖,堅持深化改革和強化管理不動搖,堅持抓好企業和諧穩定不動搖。
中國石油集團總經理蔣潔敏表示:保增長,堅定不移地實現戰略目標;抓重點,不斷推進戰略發展;增資源,進一步提升保障能力;調結構,有效促進整體協調發展;強基礎,切實練好“內功”。
在挑戰中持續奮進,在考驗中不斷前行。作為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綜合排名第5位的大型石油公司,作為連續3年榮獲“人民社會責任獎”的國有骨干企業,中國石油集團奮進的步伐不會停歇,科學發展的腳步不會停歇。
盡管2009年,中國石油集團可能是困難更多、形勢更為嚴峻的一年,但是也是積極推進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建設的重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