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全球石油化工網 >> 資訊頻道 >> 國內新聞

【能源觀察系列六】地緣能源共同體:大國興衰之道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08-08-21 中國金融網 關注度:0]
摘要:  能源金融觀察系列一:能源黑洞:透析世界石油能源危機與經濟冰川期   能源金融觀察系列二:能源金融乾坤:從石油美元到石油亞元的和平演變   能源金融觀察系列三:能源方略:中國模式的能源安全正和博弈與非零和博弈   能源金融觀察系列四...

  能源金融觀察系列一:能源黑洞:透析世界石油能源危機與經濟冰川期

  能源金融觀察系列二:能源金融乾坤:從石油美元到石油亞元的和平演變

  能源金融觀察系列三:能源方略:中國模式的能源安全正和博弈與非零和博弈

  能源金融觀察系列四:中國能源投行:任重而道遠

  能源金融觀察系列五:美國能源獨立的五場戰爭

  地球人作為已知宇宙中目前獨一無二的基因文明智慧,在數十萬年來的演化中經歷了如隕石撞擊、小冰川期、火山地震、瘟疫橫行、連年饑荒及無數人類之間戰爭的磨難,適者生存,逐漸形成了圖騰文明、部落文明、流域文明、民族文明、國家文明等。作為人類社會歷史長河一瞬間的過去百年,國家文明可謂登峰造極(截止到2008年,全世界共有224個國家及地區,其中主權國家193個),國家之間的生存與競爭發展趨勢,例如象德國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在專著中指出的一百多年來世界現代史就是一部石油競爭的歷史一樣,預示著受地緣制約的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必需品即資源包括能源、附屬品如經濟、貿易及生活方式等,正在導致整個世界的國家文明從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和技術等方面的合縱連橫,從全球范圍如聯合國機構、世界銀行、世界衛生/貿易組織,到區域的經濟共同體如歐洲經濟共同體、東盟和上合組織,到行業的利益共同體如石油輸出國組織和國際能源署,到社會文化的無數交融創新,遠遠超出了國家文明的范疇。人類社會的這個發展趨勢,包括最新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緩解能源和糧食準危機、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等等,與數千年以來特別是中華民族先哲們所預示的“世界大同”及當今中國模式普世價值的“和平發展、和諧世界”有本質上一致,其長遠目標(我們理解為千年尺度)歸屬于星球(全球)文明再終極到星際文明,其過渡時期(我們理解為百年尺度)歸屬于如若干學者近年提出的地緣文明。數百年來大國興衰,無不與把握和運用這個趨勢息息相關。本文僅就能源這一人類生存發展的必需品,探索地緣能源共同體的合縱連橫和發展格局。

  地緣文明的能源格局

  五百年來九個大國的崛起和衰落,是近年來相當熱門的社會發展探索議題。從民族意志到國家政體及經濟模式,多有論述。對于從中國三十年社會大實踐歸結起來的中國模式及其“五政和諧、五經并舉”內涵,世人更為關注的是其普世的擴展性、包容性和可復制性。要深入探索上述的議題,從跨超民族意志及國家政體的地

  緣文明范疇里會更好領悟些。我們因此拋磚引玉,僅探索地緣文明里的能源格局。

  根據地緣文明的“東亞、歐洲、歐亞、南亞、美洲、非洲”的劃分(阮煒:《地緣文明》,2006),我們來概述當前世界的六大地緣能源共同體。

  (一)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或歐佩克)

  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發起的五個石油生產和輸出國家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目前有13個成員國,包括阿爾及利亞、印度尼西亞、利比亞、尼日利亞、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安哥拉和厄瓜多爾。顯然,這是個既體現地緣因素(中東產油國為主)又包含行業共同利益(其它產油國)的能源經濟共同體。它的誕生是上世紀上半葉這些產油國與西方跨國石油公司肆意掠奪開采的長期斗爭的結果。過去五十年來,它對世界經濟發展和市場穩定起到了“壓艙石”作用,它曾作為地緣政治的武器即1973年的中東石油禁運而彰顯其能源政治及經濟角色,它同時在探索與新興產油大國俄羅斯的強強合作。

  當前,世界前五名跨國石油公司(ExxonMobil, BP, Shell, ChevronTexaco, Total)擁有的探明油氣儲量為784億桶,石油輸出國組織有七個國家每個的探明油氣儲量都比世界前五名跨國石油公司的總和還要多。石油輸出國組織前十名的總探明油氣儲量是12419億桶,是世界前五名跨國石油公司的總和的16倍,占世界探明油氣儲量的百分之七十。石油輸出國組織出口的石油占世界石油貿易量(當前的日供應量是8800萬桶)的百分之六十,對國際石油市場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石油輸出國組織作為一種地緣文明載體,將從世界經濟“穩定增長劑”的作用擴充為崛起的地緣政治力量。它在未來百年間將面臨諸多挑戰,例如其它產油國(俄羅斯、中亞、非洲等)的競爭、新能源的崛起和替代、能源金融的操縱權、還有產油國本身政治經濟模式對全球經濟化的適應與改革等等。最近幾年,石油輸出國組織針對這些現實和潛在的挑戰,正在策劃實施一系列新的能源謀略,例如:

  (1)海灣六國擬成立統一貨幣“海元”,搶占能源貨幣金融的制高點;

  (2)加大清潔能源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利用,籌備“天然氣歐佩克”;

  (3)力爭吸納新成員如蘇丹等新產油國,建系列海外油庫控制市場影響力;

  (4)加大成員國石油勘探開發投資,成立歐佩克基金會支持發展中國家;

  (5)將雄厚的石油美元財富投放到新能源研發及產業化,保持其競爭力。

  (二) 北美能源共同體

  我們上一篇文章專門論及美國的能源獨立綱領與實施形態,其實它就是地緣文明意義的北美能源共同體的核心組成,而已經實施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就是北美能源共同體的另一種表征。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歐洲經濟共同體(歐盟前身)的經濟實力日益壯大,同時亞洲的日本經濟及“四小龍”經濟迅速搶占世界包括北美市場,導致美國決意創建自身為核心的、能夠與其它經濟集團競爭的區域經濟集團,這就是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原動力。從1986年起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開始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區于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北美自由貿易區體現了(1)大國主導;(2)南北合作;(3)雙邊減免關稅的不同步性;(4)地區擴展性,指適合于擴展到整個美洲。總體來說,北美自由貿易區促進了北美經濟的繁榮,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為全球經濟化的有效緩沖和漸進階段,同時為世界其它地區的經濟發展樹立了可借鑒的途徑。

  同樣,當前美國從國家利益布局到行業市場都離不開國外石油(進口量占全國消費量的百分之七十),所以,美國從政治、軍事、經濟、金融和產業等方面逐漸統一到“能源獨立”的旗幟下,實質上又是一個(1)美國主導;(2)北美能源優先,然后擴展到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步驟;(3)合作者享受北美自由貿易區政策優惠;(4)搶占新能源技術和產業化;(5)穩定石油美元的貨幣金融統治地位的“北美能源共同體”。自2006年以來,美國的前五名石油進口來源地是:

  第一名:加拿大(2006年日出口石油量到美國:182.5萬桶);

  第二名:墨西哥(2006年日出口石油量到美國:147.5萬桶);

  第三名:尼日利亞(2006年日出口石油量到美國:129萬桶);

  第四名:沙特阿拉伯(2006年日出口石油量到美國:121.6萬桶);

  第五名:委內瑞拉(2006年日出口石油量到美國:103.6萬桶)。

  墨西哥和加拿大都具有極為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但鑒于資本實力、產業技術和市場擴展的不足,亟待合作。美國本土的大片聯邦保護區也是油氣資源豐富,今年作為美國大選年的能源政策謀略如開放近海石油鉆探就是其中的新動向之一。

  總之,高調吆喝的美國能源獨立和低調實施的北美能源共同體是美國作為目前世界上超級大國的能源之最低綱領,其通過政治謀略和軍事霸權的能源之最高綱領,通常包含在所謂國家利益里,不言而喻。

  (三) 歐盟能源共同體

  如果說美國的聯邦制代表了二十世紀國家文明的頂峰即超級大國,從歐洲經濟共同體演化的歐盟開拓了二十一世紀的地緣文明的先例,歐元貨幣的五年來正式發行已經有世界金融“半邊天”之勢,借英國航母建歐洲艦隊的歐軍已見雛形。同樣,歐盟能源共同體是其必不可少的核心組成部分。

  歐洲自身能源資源匱乏,歐盟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大戶,能源基礎設施老化,內外能源市場失衡。目前歐洲的能源進口占其總消費量的50%以上。如果不采取積極措施,那么在未來的20~30年里,其能源進口將達到占其總消費量的70%,特別是天然氣,歐洲進口將占其總消費量的80%,嚴重威脅歐洲的能源供給安全。因此,在2006年春季歐盟峰會上,25個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共同提出了建立“創新型歐洲”的設想,能源的研發與創新是列入歐洲創新的重點領域之一,即歐盟能源共同體。其能源發展戰略明確規定如下十項政策與措施:

  (1)努力研發新能源技術,加速生物能、氫能、太陽能、風能等新技術的轉讓、試驗與應用;

  (2)加大先進核能技術的研發,周密籌劃和實施ITER計劃;

  (3)各成員國密切合作,執行歐盟第七個研發框架計劃中的能源項目;

  (4)加大研發CO2捕捉和儲存新技術,努力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

  (5)認真實施歐洲能源技術戰略行動計劃,不僅為歐洲未來提供能源新技術,而且還要為歐洲和世界能源新技術市場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產品,確保歐洲能源企業的新一代技術和工藝位居世界首位;

  (6)各成員國、各地區的能源研發計劃須與歐盟的總體研發戰略接軌,避免重復浪費,不斷提高歐洲能源整體研發與創新水平;

  (7)建立歐盟能源研發與創新平臺,把生物燃料、氫能、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清潔煤及電網等領域的研發與創新納入到該平臺中,制定歐洲共同研發與創新戰略、政策和措施;

  (8)在能源研發計劃與財政方面,歐盟與各成員國須緊密配合,共同集成最急需項目,明確分工、相互交流、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和財力;

  (9)充分調動歐洲投資銀行的投資積極性,努力促進能源研發為歐洲和世界能源新技術市場的開拓作出更大的貢獻;

  (10)認真執行“歐洲智力能源”計劃,為排除適應能源新的、有效的技術應用中的非技術性障礙提供必要的手段和機制。

  現代歐洲文明以1840年英國“工業革命”為標志,歐盟能源共同體的使命是開創“后工業革命”,以圖擺脫歐盟對傳統能源及進口的過度依賴。歐盟新能源政策主張開源節流,從可再生能源開發、提高能效和溫室氣體減排三個方面分別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歐盟委員會主席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在2007年的新聞發布會上形容說,“能源新政”將帶動歐盟經濟向高能效、低排放的方向轉型,引領全球進入“后工業革命”時代。

  但是,歐盟及其能源共同體,有一個致命的地緣弱點,就是目前它四分之一多的能源依賴于其地緣政治和軍事競爭對手俄羅斯國家。近十年的歐盟擴張吸收前蘇聯成員國和北約東擴擠壓了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和戰略空間,最近的俄羅斯與美國和歐盟利益代言者格魯齊亞的地緣沖突就是實例之一,美國與波蘭借機簽署反導協議更刺激了俄羅斯部署核武器對抗的危機。這些沖突的緩解有待于歐盟的地緣外交和政治智慧。換言之,當俄羅斯和平地成為歐盟的核心組成之一的時候,歐盟的能源安全和戰略實施才能真正實現。

  (四) 上合能源共同體

  2001年6月15日,六個國家即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在中國上海成立了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近年來,增加了四個觀察成員國包括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印度。按照上合簽署文件,上合的使命是該區域各國合作反恐和加強經貿,但國際上普遍認為它是該地區各國國家安全與利益的共同體,不少媒體用極端語言更稱之為“東方北約”或者“東方歐佩克”。

  毫無疑問,上合是歐亞大陸樞紐和中亞地區的利益共同體,自古有“橫跨歐亞得天下”的地緣重要性。就能源而言,上合國家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儲量,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擁有豐富石油資源,是除了石油輸出國組織之外的兩個最大石油出口國家。如果作為觀察成員國的伊朗等一旦被批準作為上合正式成員,據不完全統計,上合十個國家的已探明油氣儲量將超過7000億桶,而且其整體勘探程度比起世界其它地區相對不高,還有巨大的儲量潛力。因此,過去七年來,上合國家能源部長和總理級別在籌備上合能源俱樂部平臺上取得了許多實質進展。與此同時,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中國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已經全面展開。

  (五) 非洲能源共同體

  1963年,非洲統一組織成立。1999年,非洲統一組織第四屆特別首腦會議通過《蘇爾特宣言》,決定成立非洲聯盟。2002年,非洲聯盟正式成立,成為繼歐盟之后的世界上第二個集政治、經濟、軍事等為一體的全洲性利益共同體。非洲聯盟能源委員會因此致力于非洲能源的共同開發和協調行動。

  非洲能源的最新進展可從過去幾次非洲石油大會的不斷受重視當中解析出來。《石油非洲》于2004年首次召開大會,于2006年召開第二次大會,于2008年3月在南非開普敦市召開第三次大會,數十個國家的代表與會。國際能源署(IEA)代表認為非洲已經成為很有前景的石油地區、全球石油需求會加劇轉向非洲。 非洲目前有十四個產油國家,其中四個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非洲的整體勘探程度很低,石油開采包括各國國家石油公司和風險合作的跨國石油公司,但已經具備日產九百萬桶和出口四百萬桶石油的能力(尼日利亞,安哥拉,蘇丹,埃及等),具有日產一千五百萬桶石油的潛力,但缺乏資金、技術和人才。非洲聯盟能源委員會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加大在非洲國家石油生產和出口的話語權,加速非洲石油工業的本土化,使非盟能源共同體真正發展壯大。中國和俄羅斯近年來都非常重視與非洲各國的能源合作,例如俄羅斯與北非產油國的合作,中國與蘇丹和安哥拉等產油國的合作。

  (六) 東亞和南亞能源消費國聯盟

  東亞和南亞的總人口超過35億,其中,中國,日本,韓國和印度是四大能源消費國家,每年的石油進口量接近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雖然目前還沒有正式的東亞和南亞能源消費國聯盟,但因其對能源市場和價格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已經有各種努力來建立能源消費大國的某種利益共同體,參與穩定市場及其價格。

  傳統上,國際能源署(IEA)是由發達國家中的主要石油消費國所組成。鑒于中國在能源生產和消費中的重要角色,近期有可能接納中國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而加入。 2008年6月,包括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的五大能源消費國家在日本舉行了能源消費國大會。這五個能源消費國每年的石油進口量接近世界總量的一半。會上,五國能源部長發表了聯合公報,五國將在五個方面深化合作: (1)能源結構多元化;(2)節能提效;(3)加強戰略石油儲備合作,促進全球能源安全;(4)通過更好地信息共享,提高市場數據透明度,加強石油市場穩定;(5)鼓勵五國間在能效、替代能源和運輸等領域,開展廣泛深入商業合作。

  我們認為,要使能源消費國聯盟有效地有影響力與石油輸出國組織及世界石油市場對話,需要以下三方面的實際措施:

  (A)石油消費國聯盟成立區域能源主權基金,用于抗衡國際上專門從事于石油市場過度投機興風作浪的石油金融炒作;

  (B)各國除了自己的多級石油儲備之外,應該與石油產油國廣泛開展海外油庫和中轉樞紐儲備的合作,這些儲備的增儲和釋放才會起到價格穩定的效果;

  ( C )  加快能源結構多元化和石油替代能源的產業化,增強石油市場價格的話語權。

  毫無疑問,上述這六大地緣能源共同體的合縱連橫,構成了當今世界能源政治、能源經濟、能源金融和能源產業市場的動態格局。除了美國繼續強化其能源戰略之外,國際上看好的所謂“金磚四國”即巴西(既有剛發現的海上大油田,又是甘蔗乙醇燃料的世界第一大國)、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都在極力謀取地緣能源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作為其大國永存發展之道。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1 m.1314163.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080561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一品道精品免费看| h片在线播放免费高清| 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下载|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乱码在线视频| 欧美午夜小视频| 18成禁人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天堂网www在线观看|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看黄a大片免费| eeuss影院www在线观看免费|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短文d|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特黄aaa大片免费看|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网站|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 欧美性v视频播放| 高清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仑精品| 啊~嗯~轻点~啊~用力村妇| 太粗太深了用力点视频| 欧美激情videos| 黄色一级一毛片| 中国熟女仑乱hd|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无翼乌工口肉肉无遮挡无码18| 精品在线第一页| 500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蜜芽| 六月天丁香婷婷| 国产揄拍国内精品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