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全球石油化工網 >> 資訊頻道 >> 國內新聞

【能源觀察系列一】能源黑洞:透析世界石油能源危機和經濟冰川期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08-08-21 中國金融網 關注度:0]
摘要: 天體物理的黑洞概念和地質科學的冰川期概念作為科普知識盡人皆知, 當前世界能源形勢已經是(準)能源黑洞,其映射的全球經濟非常可能從整體的經濟冷卻演變為區域經濟崩潰,即進入全球經濟冰川期。本文試圖透析它們的表象原因、根本原因的“陽謀陰謀”和探...

     天體物理的黑洞概念和地質科學的冰川期概念作為科普知識盡人皆知, 當前世界能源形勢已經是(準)能源黑洞,其映射的全球經濟非常可能從整體的經濟冷卻演變為區域經濟崩潰,即進入全球經濟冰川期。本文試圖透析它們的表象原因、根本原因的“陽謀陰謀”和探索治理化解能源危機的幾個層面上的對策。

     國際油價飛漲和表象原因剖析

     當前的新一輪世界石油能源危機,主要體現在國際油價的失控般瘋漲。在上世界八十年代后期,國際原油價格是每桶15-25美元;整個上世界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前五年,國際原油價格是每桶30-50美元,即十五年左右國際油價漲了一倍。但是,過去兩年多來,特別是進入2008年以來,國際油價迅速超過每桶100美元,到2008年7月中旬,最高油價達到每桶147美元。即兩年多油價漲了兩倍多。進入2008年8月份,依然在高價波動。著名國際投行高盛公司預測短期內國際油價將沖破每桶200美元的大關,而伊朗石油部門負責人最近則揚言,國際油價高峰可達每桶500美元。因此,能源黑洞的趨勢對世界經濟將會是重大打擊,從冷卻狀態惡化到區域性崩潰。

    這一輪世界性石油能源危機,導致全球和區域財富大挪移與經濟發展的大幅度波動。按照其表象分析,直接受益者包括石油輸出國成員的中東國家、俄羅斯、委內瑞拉、印度尼西亞、美國為主的大中型跨國石油公司等等,直接受害者當然是國

    際石油進口最多的國家,包括美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等許多國家。

    根據斯坦哈福智庫對國際石油價格課題的長期跟蹤分析研究,這一輪世界性石油能源危機的表象原因,有如下七個方面:

    (1) 全球和區域的石油儲采比降為歷史新低,產能趨于極限峰值

    雖然石油勘探理論和模式的不斷突破和技術工藝不斷進步,特別是從近海向深海甚至北極的勘探開發,三十年來發現的大中油田的統計曲線基本符合美國著名地質地理學家Hubbert在1956年提出并隨后幾度修正的石油峰值理論所預測。從產能來說,2007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為8590萬桶,當時預測2008年的需求量增長2.4%,達到8800萬桶。據國際港口油價評述,2008年2月份全球石油日供應量升至8750桶,預計上半年平均就達到日供應量8800萬桶。國際能源署(IEA)在2007年度報告《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里為今后十幾年能源市場描繪了一幅暗淡的前景:世界石油需求的繼續增長可能會在2015年前后帶來嚴重的供應問題,屆時的日均需求量接近一億桶,因此可能導致油價大幅上漲(已經大大提前了)。除非各國政府采取措施抑制石油消費,否則全球石油消耗量將在2030年達到每天1.16億桶,遠遠超出世界石油儲量增長和產能供應極限。

    (2) 美元的全球貶值和石油美元(結算)被某些區域/國家棄用

    美元相對其它貨幣和金融儲備參照物如黃金等的貶值是事實是大趨勢, 有其美元體系的根本性問題,導致烽火四起,有的激進的國家干脆棄用美元來做石油貿易結算,有的在使用漸進方式規避一部分美元貶值的風險。具體到油價來說,與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元價值相比,當時每桶原油35-40美元,折合到當今的美元價值,除去其它因素,它就相當于目前每桶原油70-80美元(有專家甚至按其模式說相當于目前每桶原油100 -105美元),所以說按美元計算的國際油價,首先是它的基數漲了。再加其它因素的綜合影響,目前有每桶40-70美元的漲幅,加起來就是當前每桶120-150美元的波動水平。

    (3) 由于多種原因石油輸出國不愿提高石油產量

    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都具備增產日供一百萬桶原油的能力,伊朗和伊拉克在局勢穩定時也具備增產日供數十萬桶原油的能力。但目前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無意增產和改善市場供求基本面。美國總統面子應該夠大的了,但其親自出馬游說沙特阿拉伯的努力見效甚微,所以國際和區域集團的利益是維持國際油價高水平的重要因素。

    (4) 亞洲經濟快速增長導致的強勁市場需求

    東南亞和東北亞國家的經濟增長相對美洲和歐洲而言,屬于強勁高增長區域,中國首當其沖,近十年來平均國民經濟總產值GDP增長達到百分之十,成為世界經濟拉動的另一主要引擎。自2004年起,中國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的第二大石油進口國,2004年中國原油進口達1.227億噸,同比增長34.8%,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2006年中國原油進口量達1.452億噸,比上一年增長14.2%。中國海關總署2008年1月11日公布,中國2007年全年進口原油1.63億噸,較上年增長12.4%; 2007年全年進口成品油3,380萬噸,較上年下降7.1%。這樣,2007年全年中國的石油進口量已經達到1.968億噸, 接近2億噸.

    (5) 地緣政治軍事沖突和惡劣氣候災難的能源風險

    美國全天候新聞電視臺CNN最近制作播放的能源前景警示片(WE WERE WARNED: OUT OF GAS)就是引用沙特煉廠遭恐怖分子襲擊和墨西哥灣颶風破壞作為預測2009年10月 國際油價飛漲到每桶200美元以上的。更多的這類因素當然CNN有其立場不好講,但眾所周知的還有伊拉克因素,美國伊朗沖突因素,委內瑞拉向俄羅斯靠攏而產生的新地緣沖突因素等等。

    (6) 全球石油期貨市場的唯利是圖的金融投機

  傳統的金融投機注重在貨幣、黃金、礦產品、工業能源等,新興的金融投機因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糧食、樓市、油價等)而更易興風作浪,牟取暴利。前述分析的油價因素,相當大一部分是能源金融投機所 致,其影響和風險損失將比目前還沒完沒了次級房貸危機的量級和時限大幾十倍,即可能導致整個世界經濟冷卻至崩潰的黑洞效應。

    (7) 替代能源發展緩慢, 造成常規能源與新能源青黃不接

    這個題材極廣,有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責任和各國措施的層面,有區域和國家各行業利益的層面,有地區經濟發展和生態平衡層面,更有項目投資和回報及上市公司業績等層面,針對層面不同,或者說主觀謀略不同,同一件替代能源的事情的評價會好壞不一。經濟全球化特別是證劵金融所導致的虛擬經濟加劇了各國的生存和發展的競爭,因此浮躁的產業發展心態和泡沫式的經濟繁榮和上市價值使許多國家和股民吃盡苦頭(如美國的電子科技和生物科技),甚至新一輪產業泡沫破滅和金融風暴會再次襲擊亞洲包括中國。能源行業的太陽能光伏產業泡沫就會首當其沖。其次,出于各種心態和需要的生物燃料產業已經沖擊和造成世界糧食危機。究其原因,它們的技術產業化未完全符合產業規律,即占用了極不成比例的產業資源和資本資源等,而能夠提供給市場的能源產品基本上不符合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成為傳統能源和新能源青黃不接的原因之一。

    能源金融作為國家利益的博弈

    石油從來就不是單純的產業或者金融范疇的問題,它在本質上是國家利益的重要體現。石油是國家利益最激烈形式即戰爭的重要目標和目的,從二次世界大戰到最近兩次伊拉克戰爭都不例外,無論主導者是否愿意擺到桌面上。

    對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是中東國家由于周邊地緣政治和軍事沖突,而不得不使用石油本身作為武器,即石油禁運。

    對于當前的世界石油能源危機,石油金融成為了國家利益的最重要的武器,一言以蔽之,石油美元的貶值是典型的兵法所云的拖刀計。它充分利用了上述分析的當前世界石油能源危機的種種表象原因,正在逐步實現其既定戰略和目標:全世界繼續在動蕩中為美元打工,全世界各國持有的美元債劵和資產縮水、再縮水、直到消失。所以,這個能源黑洞以世界經濟從冷卻甚至區域性崩潰為代價。這就是經濟戰爭。這場經濟戰爭的第一戰役就是房地產次級貸券危機,從中國到歐洲,已經造成國際數千億美元的損失,而且還沒有探底。目前的能源危機的金融投機成分居多, 其影響和風險損失將比次級房貸危機量級和時限大好幾十倍, 即可能導致整個社會的經濟黑洞。已經造成的影響包括: 世界財富重新流向;全球和區域經濟波動;糧食物價飛漲, 全球半數國家瀕于糧荒;各國和區域貨幣匯率失穩等等。如果任由當前能源危機惡化, 未來18-36個月里, 國際油價非常可能超過每桶200美元,屆時世界經濟不得不進入所謂的深度冷卻甚至冰川期,相當一部分國家會因能源金融風暴和次生金融風暴而經濟崩潰,而區域能源戰爭不可避免。

    美國大選年的三位總統候選人(民主黨、共和黨、獨立候選人Ralph Nader)都列出了美國能源獨立即逐漸擺脫依賴進口石油的逐條措施,連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也提出了相當激進的十年能源改革方案。但是,他們和美國大多數主流媒體一樣,都明白當前美國和英國等跨國石油公司從中東戰事獲得的巨大石油利益,也明白堅持美元貶值的國家利益所在。這些都是公開的秘密,本文的觀點只是概括和重新表述而已。

    各國因地制宜的能源矩陣對策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直接原因是地緣政治與軍事沖突即連續幾次中東戰爭所致,其最明顯的危機對策是以美國率先各國推出和實施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其中以美國和日本最為突出。日本的石油百分之九十依靠進口,所以其國家石油儲備和民間儲備可獨立維持170-180天。美國每年進口石油量占其總消耗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其國內生產占百分之三十左右,美國聯邦的戰略儲備可滿足兩個月的消費需求,加上其民間儲備和自產能力,可以獨立維持半年的供給。中國這方面起步較晚,目前的儲備接近一個月的國內消費需求。

    針對這一輪世界石油能源危機及其七方面表象原因的剖析,我們提出的總對策是:各國建立因地制宜的能源矩陣。對于中國而言,中國特色的能源矩陣,我們建議為七個子陣(集),簡稱能源七劍。它們主要包括:

    結合國家萬億外匯儲備到民本經濟萬億儲備的混合所有制七級主權基金和能源銀行等能源金融資本體系;

    能源資產與市場戰略從“走出去”資源戰略到用七級主權基金“捆進來”外國能企中國上市的謀略,包括十多條地緣能源生命線的國際合作和能源基本建設;

    能源貿易貨幣金融體系從石油美元逐漸過渡到石油亞元信用/結算體系和貨幣體系;

    能源儲備從目前雛形的四級儲備擴大到包括海外油庫和煤基氫化石油獨立生產儲備的七級儲備體系;

    結合了納米技術和稀土新材料的先進制氫儲氫加氫技術及其七方面的新能源應用;

    能源軟實力體系從統領新能源人才的中國新能源大學到增強國際能源話語權的的全天候能源經濟電視頻道和在線網絡。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除了石油天然氣以外的替代能源矩陣,分為能源原料、能源技術和能源產品三軸構成的新經濟產業。舉例來說,能源原料的再認識,從化石原料到生物質原料的產業鏈為:

    石油天然氣 ---完全石油化的古代生物質或者有機質;

    油砂,油頁巖 --- 未完全石油化的古代生物質或者有機質;

    煤炭和煤層氣--- 煤化但沒有達到自然界石油化的古代生物質或者有機質;

    褐煤和泥炭--- 沒有完全煤化的古代生物質或者有機質;

    工業和生活垃圾--- 混合古代和現代生物質的未利用的有機質;

    工廠高溫煙氣 --- 未完全利用作為燃料原料的碳化物;

    碳三生物質 --- 傳統的生物質作為人類糧食如水稻小麥等,用于生物燃料是對人類社會的褻瀆;

    碳四生物質--- 如玉米,甜高粱,甘蔗等,其果實可以作糧食,其莖枝葉是良好的非糧生物燃料的原料。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1 m.1314163.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080561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www| 香蕉视频一区二区|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看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伊人色在线观看|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综合网| 天天干天天射综合网| 日本在线视频WWW色影响|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激情无套| 91无套极品外围在线播放| ljr绿巨人地址| 三级理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热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a第一页| 大炕上农村岳的乱|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观看视频|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a级成人淫片免费看| 欧美日韩国产不卡在线观看| 浪荡女天天不停挨cao日常视频|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美景之屋4在线未删减免费| 色吧首页dvd|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蜜桃| 露暴的楠楠健身房单车| 青青草97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鸡鸡插屁股视频| 韩国高清在线观看| 脱顶胖熊老头同性tv| 美女一级一级毛片|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猛男狂搡美女免费|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校园春色国产精品| 日韩高清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