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卡塔爾新聞社官方報道,周三(5月23日)卡塔爾石油部長穆罕默德阿爾薩德稱,全球石油市場目前供應充足,不存在短缺現象。
在卡塔爾首都多哈一個水泥會議間隙,他表示“我們并沒有看到在世界哪個地方出現石油供應短缺現象”
阿爾薩德還說,于6月14日在維也納召開的
歐佩克石油部長會議定將評估市場和供給形勢,但是他拒絕推測會議結果。
在2011年12月維也納歐佩克石油部長會議上,設定了12個成員國的日供應量上限為3000萬桶,但沒有給各成員國配額。由于受到石油制裁
伊朗石油出口量下降,其他產油國如沙特阿拉伯超額生產,已經超過了上次設定的上限額。
根據普氏對歐佩克4月產量估計,成員國日產量為3171萬桶,高于3月份的3139萬桶。
伊朗是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第二大石油生產國。歐盟對伊朗禁油制裁于7月1日生效,一些分析師預計伊朗原油出口量會進一步縮減。
伊朗4月份石油出口量從3月份的340萬桶下降至328萬桶。市場準備對其進行制裁,美國金融制裁將于6月28日生效,歐盟石油禁運制裁將于7月1日生效。
伊朗對歐洲的出口量已經下降,由于銀行制裁已生效,一些煉油商很難向伊朗國家石油公司付款。
同時,美國已經規定,同意大幅削減伊朗石油進口量的國家可以享受金融制裁豁免權。在3月日本在華盛頓簽訂協議,日本煉廠削減一欄石油進口15%至20%,日本已經被授予豁免權。伊朗在亞洲其他主要石油出口國是中國、印度和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