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聯邦和地方政府近日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對石油產業進行強勢干預,要求在阿根廷進行投資的石油企業增加投資,擴大生產,并限制外資石油企業將盈利轉移到國外。對于無法滿足要求的石油企業,阿根廷政府將采取收回企業中標的油氣田等更嚴厲的懲罰措施。
近年來,阿根廷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和產量逐年下降。根據阿根廷能源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數據,自1998年以來,阿根廷石油產量下降了8.5%;自2004年以來,阿根廷天然氣產量減少了4.4%。此外,最近十年來,阿根廷已探明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分別減少了12%和53%。
在能源產量逐步萎縮的同時,阿根廷經濟的高速增長帶動對能源的需求持續增加,使得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源進口節節攀升。2006年,阿根廷能源貿易還有60億美元順差,是阿貿易順差的主要支柱;而去年阿根廷能源貿易逆差則達到17億美元,預計今年能源貿易逆差還將進一步拉大。
自去年以來,國際金融市場的再次劇烈動蕩使得大量資金從阿根廷外流,阿中央銀行外匯儲備持續縮水。為此,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確保央行外匯儲備水平,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就是維持貿易順差規模,減少能源貿易逆差成為當務之急。
阿根廷政府撰寫的調查報告指責外國石油企業在阿根廷的投資盈利沒有用于再投資,造成阿油氣儲量和產量不斷下滑。為此,阿政府加大了向大型石油企業施壓的力度。
今年2月初,阿根廷政府宣布取消對大型石油企業的兩項財政優惠政策,此舉將為阿政府節約20億比索(約合4.6億美元)的資金。
此外,阿根廷十個生產石油和天然氣省份組成的“油氣生產省聯邦組織”最近達成協議,要求在阿根廷運營的各大石油企業增加投資,擴大勘探和生產規模,確保阿國內市場的油氣供應。這些省份決定在近期對本省的油氣田進行全面評估和審核,如果石油企業在這些油氣田的投資額、設備和人員規模不能達到最低標準,當地政府將收回向石油企業發放的探勘和生產許可,將油氣田重新收回。
阿根廷政府認為該國第一大石油公司YPF公司的投資減少是造成油氣減產的主要原因。為此,阿政府考慮入股YPF公司,加強對公司業務的干預。目前西班牙雷普索爾公司和阿根廷彼德森集團分別擁有YPF公司57%和25.46%的股份,其余17.54%的股份在證券市場流通。
事實上,近年來阿根廷政府在能源產業的國有化傾向日益明顯,雖然不太可能采取將能源企業全部國有化等激進措施,但是阿政府越來越傾向于通過增加在大型石油企業的持股來影響這些企業的經營。
而阿根廷前能源國務秘書丹尼爾·蒙塔馬特則指出,造成阿油氣儲量和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能源政策不當,對能源價格進行政府干預和管制,造成市場機制的扭曲,挫傷了石油企業擴大投資和生產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