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價格周一(8月15日)亞洲盤初小幅走高,自本月初以來已上揚超過10%,因市場揣測在市場供應過剩的情況下,產油國可能采取行動支撐油價。
周一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0.40%,報每桶47.16美元,比7月月線收盤價高出逾10%。同時,美國原油期貨上漲0.47%,報每桶44.70美元。上述兩份合約上周升幅均為約6%,為4月底來最大。
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上周五表示,8月12日止當周,美國活躍鉆機數增加15座至396座,為連續第七周增加,并創下去年12月以來最高新增數量。這是自2014年4月以來持續時間最久的活躍鉆機數量回升,當時美國原油均價超過每桶100美元。自7月1日以來,已經增加了66臺鉆機。
澳新銀行(ANZ)周一表示,“因圍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可能采取凍產措施的臆測升溫,油價再次上漲。沙特阿拉伯表示準備在下個月的OPEC非正式會議上討論穩定市場議題,”。
沙特能源、工業和礦產資源大臣法力赫(Khalid al-Falih)上周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非OPEC產油國將在9月26-28日阿爾及利亞的非正式會議期間討論市場狀況,包括可能采取穩定油價所需的行動。
交易商和經紀表示,該消息刺激了空頭回補,盡管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仍很低。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Michael Tran上周五(8月12日)在報告中稱,該行基本預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不會在下個月的會議上采取行動,并提醒原油多頭不要對近期的評論反應過度。
Tran強調,“鑒于OPEC任何產量計劃多半是象征意義上的,情緒化的產物,而非實際上可行的,我們提醒多頭不要對近期評論反應過度。”
瑞銀集團(UBS)近日也表示,OPEC下個月在阿爾及利亞召開的會議可能不會任何凍結產量的協議,并稱油價的底部在每桶36美元。
另外,交易商表示,7月中國原油產量降低8.1%,至五年最低的1672萬噸,這也提振油價,因這意味著中國不得不進口更多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