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作業“聯合艦隊”使深水作業能力由300米一步跨入3000米
1月12日上午,中船上海外高橋造船廠碼頭,已經舾裝完畢、正在調試之中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海洋石油981”巍然矗立,其面積超過一個標準足球場、高度相當于40多層樓的龐大身軀,帶給每個走近它的人一陣眩暈感;不遠處的場地上,8個直徑達4米的4600千瓦推進器和12個重達15噸、兩人多高的大抓力錨,只是它的小小配件。
中海油工程部總經理金曉劍介紹,與世界上同類平臺相比,“海洋石油981”在設計的安全性、動力定位、鉆井效率以及自動化程度等方面,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可躋身世界前三甲;今年6月投運之后,同去年5月28日在南通順利出塢的3000米深水鋪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一起,將組成中海油深水作業“聯合艦隊”的旗艦,使中海油深水作業能力由300米一步跨入3000米。
“海洋石油981”被海油人當作經典一次次提及,并在國際海洋工程界引發震動,固然因其擁有六大技術上的“世界之最”,比如首次采用200年一遇的環境參數作為設計條件,可抗17級風暴;首次采用3000米水深范圍DPS3動力定位,即在3000米水深處憑自身動力精確定位,且“一用兩備”;首次采用最先進的本質安全型水下防噴器系統,可在緊急情況下自動關閉井口,能有效防止類似墨西哥灣事故的發生……但海油人更看重的是,藉此“深水利器”,中海油從淺海走向深水、超深水已勢不可擋。據中海油副總經理周守為院士介紹,深水是未來世界能源的主要接替區,海洋蘊藏了全球70%以上的油氣資源,深水區最終潛在石油儲量高達1000億桶,而2000年以后的全部油氣發現中,深水區塊占近一半。
金曉劍表示,深水鉆井平臺的設計建造是典型的“極限制造”,它集當今世界先進技術于一身,沒有一個國家能獨立完成,唯有整合全球先進技術和裝備才能實現。此前,這類平臺的設計建造一直被西方跨國公司壟斷;如今,中海油牽頭組織完成“海洋石油981”的設計建造,才有了上百家國內企業參與此項“極限制造”、并大大提升技術裝備水平的機會,才有了國產化率約40%的驕人成果。
“我國是世界海洋大國而非海洋工程大國”的擔憂言猶在耳,中海油投資150億元建造的包括“海洋石油981”在內的深水鉆井船、深水鋪管起重船、深水物探船、深水多功能勘察船、深水大馬力起拋錨三用工作船等大型深水海工裝備今年就將陸續投入運營。目前,中海油擁有“把陸上油氣開發裝置濃縮于一條船上”的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輪)17艘,為世界之最,支撐著我國海洋石油75%—80%的產能;其中自主建造11艘,包括全球最大FPSO之一、30萬噸級“海洋石油117”。
我國邁向世界海洋工程強國已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