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科威特石油部長表示,科威特參與石油產量凍結計劃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包括伊朗在內的所有主要產油國均參與進來。就在產量凍結協議即將“落實”之前,產油國再次出現分歧;與此同時,高盛(GolDMAn Sachs)警告稱,市場基本面未變,當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僅是曇花一現,預計行情難以持續,此外,原油市場再次重新對美國原油產量水平進行定價,國際
原油價格在周二盤中獲得短暫上揚后放棄先前漲幅,陷入深度回調狀態,此次下跌的開始或許會令由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石油產量凍結計劃”提振起來的原
油價格一去不回頭。
石油價格在未來幾周應該下降,可能性非常大,這是因為原油市場的基本面并不支持當前的原油價格。一旦先前熱議OPEC和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凍結計劃最終“落空”,那么原油價格將跌至30美元的水平。當原油市場重新面對供應過剩的嚴峻現實以及世界經濟增長疲軟的殘酷考驗時,國際原油價格可能深度回調至20美元/桶的時代。
凍結石油產量并不會緩解國際原油市場供應過剩問題
OPEC和俄羅斯的合作減產將會是國際原油市場再平衡的“偉大”一步。但是,或許這應發生在2016年底,而不可能是在現在。
2月下旬,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長Ali Al-Naimi直截了當的表示,“在尋求減產問題上浪費時間是毫無意義的,這是不可能發生的”。
然而,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顯然同意“凍結”石油產量,當然,產量“凍結”并不是“減產”。這一“鬧劇”本質上毫無意義,但是卻將國際原油價格從2月中旬的26美元/桶提振至上周的36美元/桶的價位水平,漲幅約37%。這無疑為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帶來不小的財政收入,但是無助于供過于求的國際原油市場的再平衡。
問題是,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自2014年油價崩潰以來均未“大幅”增加石油產量,因此,這些國家石油產量的凍結,只會確保國際原油市場供應過剩問題不會因為它們而進一步加劇。此外,對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在目前產量水平上繼續大幅增加石油產能的懷疑,使得產量凍結協議變得極具“諷刺性”且無用。
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產油國,然而在2016年1月,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產量僅較2014年1月同期的產量水平增加了11萬桶/日,而俄羅斯實際上較2014年1月的產量水平減少了5萬桶/日。目前,全球原油供應過剩余額維持在200萬桶/日水平。
相比之下,美國和加拿大的產量總和較2014年1月同期產量水平增加了190萬桶/日,而伊拉克的石油產量增加170萬桶/日。與此同時,伊朗可能會在2016年將石油產量增加100萬桶/日。并且,這些國家沒有一個同意凍結石油產量。事實上,伊朗曾稱產量凍結協議是“荒謬的”。
美國原油庫存截至2月26日當周竟然意外增加1040萬桶,錄得2015年4月以來的最高增量水平,并導致美國原油庫存猛增至1.62億桶,超過2010-2014年平均水平,并比2015年庫存水平高出7400萬桶。
美國原油庫存和國際原油價格的相關性是強大的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庫存量和
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的庫存量約占美國原油總庫存的70%,對
WTI原油價格走勢來說極為關鍵。當庫存量達到存儲能力的80%水平時,石油價格就會普遍下跌。然而,當前庫欣原油庫存量已經達到其存儲能力91%的水平,墨西哥灣沿岸則為87%,兩者組合起來意味著美國原油庫存量已經達到美國原油儲能88%的水平。
由于原油庫存不斷增加,國際原油價格在2015年和2016年年初急劇下跌。然而,當“凍結石油產量”協議第一次浮出水面時,沉醉其中的市場投資者在價格再次下跌之前,忽略了美國原油庫存的增加并不斷推高油價。
事實上,原油價格在美國原油庫存下降之前不會真正持續上漲,與此同時,除非美國原油產量下降100萬桶/日,否則美國的原油庫存不會減少。
盡管美國
鉆井平臺數量急劇減少,且美國
石油勘探和生產商大幅蒙受損失,但是美國的原油產量卻在緩慢下降。EIA的最新數據表明,2016年2月美國原油產量將較1月份下降10萬桶/日。
相比之下,這較自2015年4月產量峰值以來平均6萬桶/月的減產速度有所提高。然而,對于改善庫存,進而平衡油價來說,這還遠遠不夠。
國際能源署(
IEA)上月表示,2015年第四季度于2015年第三季度相比,全球供應過剩余額增加了近75萬桶/日。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數據則證實了這一結果,顯示2016年1月供應過剩余額較2015年增加了65萬桶/日。
原油價格VS美元價值
原油價格波動指數反映了投資者對未來油價走勢的“感知”,有時被稱為“恐懼指數”。當該指數顯示投資者感覺非常好,而且恐懼感并不如油價在2015年第四季度下跌47%情況下時的水平,因而,油價自2月中旬上漲了37%。
但是,與之相關的并不僅僅是“希望”或者情緒,此外還與美元的走勢密切相關。美元價值與國際原油價格之間的負相關關系是“行之有效”的。2月份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伴隨著美元貿易加權價值指數的下跌。
現在,上述趨勢已經逆轉。上周美國的非農就業報告較為積極,美元持續走強的預期是合理的。若按國際原油價格與美元價值負相關關系分析,這意味著國際原油價格應該下跌。
石油價格應該大幅下挫
當市場對35美元/桶的油價持樂觀態度時,就會發現國際原油市場的形勢到底有多么的糟糕,必須警告市場,先前導致油價暴跌的供應過剩問題現在并未得到解決。
原油庫存繼續增加,這一可靠的跡象表明,美國原油產量的減少尚未達到足以改變現狀的程度。難以想象,當原油價格遠高于當前水平時美國原油產量才開始減少。事實上,基于任何市場基本面評判標準,很難理解國際原油價格能夠維持在35美元/桶的水平上。
OPEC和俄羅斯凍結石油產量或將是一個極具諷刺性的“玩笑”,其目的僅僅是在不影響自己產量的情況下,增加石油財政收入。減產將意味著“改變”,但是將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凍結在當前水平毫無意義。這顯然會讓投資者感到“一絲絲欣慰”,但這卻未能為國際原油市場帶來任何實實在在的改變。伊朗是正確的,“凍結石油產量”是“荒謬的”。
盡管最近幾周沒有糟糕的經濟消息出現,但是這并不能改變全球經濟負債累累以及需求疲軟的深刻現狀。中國政府宣布將采取更多的寬松舉措來刺激經濟,這可能給股市帶來些許安慰,但這無疑令石油消費需求下降之憂加劇。
投資者或許希望原油價格上升,但是,除了能找到油價下跌的理由,其它什么也沒找到。隨著美好愿景與殘酷現實在投資者意識里變得逐漸清晰,以及“石油產量凍結計劃”虛假消息的漸去漸遠,原油價格將在30美元/桶的價位反復修正,然而,一旦有任何利空的風吹草動均足以將油價打壓至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