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莊陰謀論
柴油是工業的基礎原料,沒有了柴油許多企業無法正常生產。
凌云說,經濟快速回暖,帶動企業生產用油、交通運輸業和商貿物流用油不斷攀升;工礦企業用油增多;漁業用油需求恢復;農業機械用油上升,都是導致柴油荒的重要原因。
一位印染行業的民企負責人對《浙商》記者說,過去一階段的節能減排,拉閘限電,讓柴油用量激增,是導致油荒的根本原因。
為在2010年底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不少地方紛紛出臺拉閘限電政策,開始對部分企業實施強制性拉閘限電或提高供電價格。在民營經濟的發端地浙江溫州,部分地區企業每開工1天,就要停電2-4天。在浙江義烏,從8月26日開始,全市分片區實行工業用電供兩天限一天的政策。
“企業用電受限之后,為了趕生產,保進度,紛紛采取自發電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對柴油形成較大的需求量。”中石化嘉興分公司商業客戶部經理朱嚴松估算,僅嘉興地區各家企業用在自備發電上的柴油,每個月就要增加上千噸。
但是,這些說法被相關人士直斥為“荒唐無比”,其實是在掩蓋事實。
河北石油業商會會長齊放回應稱:“‘拉閘限電’所造成的柴油增量,其實在油品市場供應總量中,只不過是‘九牛一毛’,更何況市場資源短缺對商家是一個絕對利好的商機,如真為市場供需關系失衡所致,市場很快會得到緩解,而不會讓‘柴油荒’蔓延。”
當下,國內沒有真正意義的原油、成品油、期貨、現貨交易市場。原油、成品油資源包括地煉資源絕大多數由兩大石油央企統購統銷,民企沒有資源可買,因此有人將柴油荒歸為民資擾亂市場之說并不能成立。
一位業內人士直言,柴油荒是由石化雙雄在內的主營單位操控而起,他所表述的操控柴油價格手法甚至堪比股票坐莊。
“坐莊”分為兩步,第一步主營企業開始在6、7月份柴油需求淡季逐步囤積和購進柴油,積累一定庫存后導致市場柴油供應出現適度的緊缺;到9月底后,市場開始逐漸轉入柴油需求旺季,此時開始小幅抬高報價。第二步需求旺盛之后,捂油惜售,有油不賣,不一次性給貨車加滿油,導致更多沒有一次吃飽的貨車不得不加大加油頻率,出現加油站外排隊等待加油的繁榮假象。上述兩步完成之后,最后的結局為柴油價格批零倒掛,主營單位賺得盆滿缽滿。
事實上,網民對于坐莊更加認可,在一個壟斷市場內,這是利益集團獲得暴利的有效方式。
在現行指導下,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央企在上游控制石油資源開采權,在中游控制煉油企業的生產加工權(包括國內地方煉油廠),對外掌握控制著原油、成品油的進口權,市場主體單一,石油資源在市場上得不到合理有效配置。
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建議,國家放開原油進口權,打破石油壟斷,建立多元化市場格局,讓民營企業完全參與到石油上下游產業,同時允許石化行業央企內部競爭,那么國內油價可降低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