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戰略轉變:規模與效益相結合
從上世紀90年代實施“走出去”能源戰略以來,中國在世界油氣上游領域已經開展了十多年的對外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截至2009年,中國石油企業已經在38個國家運作著140多個合作項目,海外油氣作業產量超過1億噸,權益產量超過4500萬噸。預計到2015年,海外作業產量將超過2.5億噸,權益產量將超過1億噸。
但這一時期的對外合作總體上以規模擴張為主。在2011年這個時間節點上,思考未來十年世界油氣上游合作的新趨勢,中國石油企業努力在海外獲得更多油氣合作項目的同時,注重項目的效益、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實現規模擴張和效益相結合,是中國海外能源戰略思路必須作出的一個轉變。
國際油氣勘探開發使中國油氣來源更加穩定,有利于調節油氣價格,帶動勞務、技術和物資出口,使中國石油公司成為國際石油公司。而中國石油公司加強國際油氣上游領域合作得到中國政府的有力支持,自身資金實力也得到加強。中國石油公司的陸上勘探開發技術接近或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具有地質研究和人才優勢,這些有利條件都將促進中國石油公司進一步增強參與國際油氣勘探的實力。
綜合考慮世界油氣發展新趨勢,未來十年中國石油公司在國際油氣上游合作領域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可總結如下:中東石油合作的規模大、成本低,但合同苛刻。項目類型以老油氣田開發為主,伊拉克可能會出現勘探合同,進入伊朗的風險較大;深海勘探開發的技術要求高、投資大,但合同條款好,是油氣發現的主要領域。
加拿大油砂規模大、成本高,但合同條款較好;委內瑞拉重油規模大、成本低于加拿大油砂,但合同較苛刻;非常規天然氣可能會有大發展,要積極進入,是進入美國合作的現實途徑,但要做好項目評價;俄羅斯油氣公司私有化給中國石油公司帶來入股的機會,但需要認真研究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