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油氣勘探知難而進
盡管2010年墨西哥灣發生了全球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意外漏油事件,但未來深海石油勘探并不會因噎廢食。除了墨西哥灣外,南大西洋兩岸,即巴西和西非深海區,也有豐富的石油儲量。
根據IHS公司的數據,巴西僅在桑托斯盆地就發現近67.9億噸的2P石油地質儲量。目前巴西急需資金對其海上油田進行大規模開發,因此中國可以通過投資參股的方式參與開發。
盡管中國石油公司已經參與了一些深海項目,但還沒有太大斬獲。主要原因是中國深海勘探技術仍然落后,目前只能采取參股的方式,和國際石油公司合作,學習深海勘探的技術和經驗。此外,深海勘探風險巨大,打一口探井的成本是陸上的3~5倍。風險大、缺乏技術和經驗成為中國深海石油開發的最大制約因素。
位于西非轉換帶的加納和科特迪瓦深水區今年也有許多發現,這兩個國家近期內也很有可能成為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中國進入該地區的風險和機會與在巴西的情況類似。
非常規石油市場前景廣闊
未來非常規石油市場潛力巨大,產量主要來自加拿大的油砂和委內瑞拉的重油。目前加拿大已宣布的油砂探明可采儲量為1740億桶(剩余可采儲量1433億桶),主要分布在阿薩巴斯卡(Athabasca)、冷湖(Cold Lake)和和平河(Peace River)三地,開采成本為露天開采20~130美元/桶,地下開采20~100美元/桶。加拿大油砂的資源潛力巨大,有大幅度提高產量的可能性,未來生產能力主要取決于油價,可能環保也是一個制約因素。
據委內瑞拉政府2010年3月公布的數據,2009年委內瑞拉石油探明儲量為2111.7億桶,接近沙特阿拉伯2600多億桶的儲量,同比增長23%,主要增長來自重油。而委內瑞拉的重油資源主要集中在奧里諾科重油帶,面積為54000平方公里。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09年的評價,該重油帶技術可采儲量區間值為3800億~6520億桶,中間值為5130億桶。
目前,包括中國石油公司在內的許多外國石油公司都對奧里諾科重油帶的開發表示了極大興趣。例如中石油簽下了胡寧4區塊,中石化簽下胡寧1和胡寧8區塊,意大利埃尼簽下了胡寧5區塊,俄羅斯國家石油財團簽下了胡寧6區塊。
委內瑞拉重油地質條件好,生產成本和改制成本低,盡管合作條款比較苛刻,但總體來說是可以盈利的。而加拿大油砂的情況恰好相反,其合同條款較好,都是產品分成合同,但地質條件不如委內瑞拉的重油。此外,加拿大較好的礦權大都被私人公司擁有,從這些公司手中購買礦權也勢必增加中國企業的開采成本。
非常規氣異軍突起,助推天然氣替代作用
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天然氣單位熱當量的CO2排放量約為石油的72%,并且資源豐富、開采技術成熟,可以替代部分石油消費。因此,天然氣將成為從化石能源走向非化石能源的橋梁。
根據BP統計的數據,2009年世界天然氣探明儲量為187萬億立方米,儲采比為62.8。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預測常規天然氣待發現資源和已知氣田的儲量增長量合計為253萬億立方米,而非常規天然氣更加豐富,分布更為廣泛。
2009年,世界天然氣工業的最大變化是美國非常規氣,特別是頁巖氣的異軍突起。未來十年非常規天然氣的發展將對世界天然氣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常規氣與非常規氣的界限將逐漸模糊。例如,美國預計未來60%的天然氣供應將來自非常規氣,常規氣只占40%。
根據BP的統計,美國2009年天然氣產量達到5934億立方米,超過俄羅斯5275億立方米的產量,奪取了其長期占有的世界天然氣生產頭把交椅。這主要歸因于美國頁巖氣的快速發展。美國頁巖氣產量的急劇增長,使美國減少了LNG的進口量。國際市場多余的LNG轉而向往歐洲市場,因此歐洲相應地減少了對俄羅斯管道天然氣的進口,直接導致俄羅斯天然氣產量在2009年減產12.1%。同時也使俄羅斯急于尋找東北亞特別是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