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地區仍將是今年太陽能市場最大亮點。在中國大陸及日本政府政策推助下,中日兩國去年太陽能電站安裝量快速激增,讓亞洲首度超越歐洲成為太陽能最大市場;今年兩國的安裝需求預估將持續走強,可望帶動亞洲太陽能市場進一步向上成長。
回顧2013年,太陽能供應鏈廠商從不斷虧損的低谷中逐漸走出陰霾。根據TrendForce綠能事業處EnergyTrend調查顯示,2013年全球太陽能市場需求逐季疊高,并網量落在31.5GW,實際需求量受到日本與中國大陸市場預先拉貨安裝的力道優于預期帶動,較年初所預測的 33GW提高到35.8GW,其中亞洲需求量最大占比達53%,其次為歐(含中東與非洲)的32%、美洲占15%。
2014年市場需求將延續2013年下半年態勢,中國大陸、日本、美國依舊是前三大市場,合計達全球約50%占比。綜觀全年,全球市場需求量將較2013年成長15%以上,其中歐洲歷經主要國家不斷調降補助而使得安裝量大幅跌落,原先為政策趨動的德義兩國因太陽能發電較為普及、居民環保意識成熟,將帶動歐洲今年安裝量緩步回升;而中日兩國去年安裝量的爆發讓亞洲需求首度超越歐洲,成為帶動太陽能市場的領頭羊,今年兩國將占據全球三分之一的需求,使得亞洲仍是今年最亮眼的市場。
中/日帶動亞洲市場成長
中國大陸政府2013年以來陸續推出相關政策促進產業發展,也使得該國成為第一個單一年度安裝量突破10GW的巨大市場。中國大陸能源局已宣布2014年裝機目標上調至14GW,其中分散式太陽能系統將占60%。此項政策除讓中國大陸奠定世界最大太陽能市場的地位外,也宣示中國政府欲將市場型態慢慢轉向分散式系統的決心。但由于相關金融配套、開發、審核流程仍需時日加以完善,因此,中國大陸在2014年還是以大型電站與分散式并行的方式開發為主,并不會快速往分散式系統傾斜。
日本方面,自2012年7月日本政府宣布實施《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案》以來,日本太陽能系統安裝量直線攀升,根據EnergyTrend調查,補貼實行以來通過設備認定的系統量已超過24.5GW,其中,10kW以上的中大型電站通過設備認定的容量高達22.5GW,顯示日本在啟動補貼之后已由原先居住型系統為主轉變為由大型電站帶動的市場。
另外,目前通過設備認定的容量雖高,但預期日本政府會在接下來3年內平均消化完畢,且又有消費稅提高及發電收購價格調降等因素干擾,本年度安裝量比起去年將稍有衰退。但日本投資報酬率仍優于世界各地,且預計今年安裝量占全球比例將高達13%,依舊為太陽能制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根據JPEA資料顯示,受惠于日本內需市場,日本本土廠商電池片及模組2013年7~9月出貨量達2.1GW,創歷史新高,年成長率高達173%。夏普(Sharp)、 Panasonic、京瓷(Kyocera)等大廠,在最新公布的財報中,太陽能部分都有亮眼的表現。
2013年4月開始,日本政府將10kW以上的系統發電收購價格由原先的¥42/kWh降為¥37.8/kWh,此補助費率比起世界各國仍相對較高,2013年日本安裝量超出各界預期。由于先前傳出日本經濟產業省考慮將2014財政年度收購價格調降10%,收購價格將有可能落在¥32~34/kWh間,加上即將調高的消費稅,市場勢必在第一季搶裝潮過后大幅降溫,系統安裝業者的投資報酬率(IRR)壓縮產業鏈的后續發展,以及日本廠商能否從此次美國對中國及臺灣的貿易戰中得利,都將是后續值得觀察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