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恢復正常
油荒年底前結束?
“由于拉閘限電,江浙一帶進口柴油機都脫銷了。在以前,進口柴油機由于價格較高,根本賣不出去。”業內人士笑稱,一個大城市經銷商最近訴苦說,他們市的領導發話了——今年節能和減排指標形勢嚴峻,外地車進來加柴油的要嚴格控制量,因為空氣污染會上來。
業內有關“柴油荒”的段子越來越多,但這一現象何時能結束卻沒有答案。一些分析認為,由于“導火索”是節能減排,地方政府節能減排的目標都是到今年底,因此過完年需求應該會回歸正常。
“柴油荒應該頂多就這一兩個月的問題,很快就會解決。”黃海新認為,“柴油荒”主要是各地區資源分配不均導致的,隨著供應和物流等環節的解決,這個問題在年底前將得到緩解,“兩大”保供實際上就是個信號。
卓創資訊分析師表示,四季度國內柴油供應理論上將優于三季度,但整體來看,受原油價格高位和惜售等因素影響,預計市場資源供應仍將保持相對較緊的狀態。
發端在囤油
節能減排是導火索
黃順敬介紹說,昨天上午山西柴油的零售報價還在7400元/噸,但批發價格已經突破了9000元/噸,市場已經處于深度“饑渴”的狀態。“即使上調600元/噸,經營者還是沒有利潤。”一些分析表示,如果達不到國際油價的水平,調價對經營者來說只是“浮云”,不可能解決如火如荼的“柴油荒”。
“國內突然出現‘柴油荒’是很奇怪的特例。”普氏能源分析師李威強表示,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在今年之前,新加坡和歐洲等其他地區的柴油和汽油的現貨庫容一直充裕,今年初以來都處在慢慢消耗的狀態,目前現貨市場供應依舊充裕。
“在六七月價格比較低迷的時候,消耗量也下來了,但9月節能減排的硬指標突然下來,一下子就打破了市場的預期。”能源分析師麥文照表示,節能減排顯然是個導火索。
有評論稱,價格上漲預期導致中間商借機囤油,而地方政府為了完成節能減排目標而拉閘限電,導致地方企業不得不購買柴油發電機,柴油消費量突然放大,最終導致供應短缺。
深層原因
關鍵看“保供”效果
“從市場上看,批零倒掛和供應短缺導致了‘柴油荒’。背后具體的原因呢?沒人知道。”目前,更多的分析將矛頭指向供應層面。
“如果有人囤油,現在就是高位,倒手就能發大財,為什么沒人賣呢?關鍵在于到處都‘停批’(停止批發)了。”對于“柴油荒”的成因,黃順敬堅持認為,這不是需求增大導致的,更不是大家囤油和搶油,而是供貨的問題。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雖然中石油與中石化紛紛表態“保供”,但目前各地停止批發的現象極其嚴重,“保供”變成了專供自己系統內加油站的零售,而且還往往要附加條件。有評論稱,兩大(中石油與中石化)一直說“保供”,但根本沒看到效果。
據了解,中石油承諾增加20萬噸的柴油進口量,而中石化則停掉了一些下游項目,增加10萬噸的供應量。上述人士表示,從消費層面來看,很難解決柴油荒的問題,因為每年需要那么多柴油,幾十萬噸根本解決不了太大的問題。
“現在的狀況跟年初的西南大旱一樣,下點小雨根本不管用,而目前‘兩大’在各地增加的供應就像‘毛毛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