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標準
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爆炸沉沒后,防噴閥失靈成為整個災難的“序幕”。美國政府最新要求,防噴閥必須在嚴苛壓力條件下有能力切斷油路。這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條件,伴隨解除深海采油禁令來的是更嚴格的審批和更高要求的標準操作。
新的監管規定主要內容包括在勘探和開采過程中,必須有一名獨立、職業的行業工程師對在鉆探操作中每個階段、每步程序進行檢查和評估。油氣企業還需制定有關應對風險、提高操作安全系數的具體方案。例如在油氣泄漏發生時,立即通過高壓來阻斷輸油或輸氣管道……外界認為最關鍵的一條,是油氣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必須親自保證,證明他們具備能力應對最壞局面,自己公司已經達到了新規定的要求。一旦發生油氣泄漏等方面的安全事故,這些“掌門人”將承擔首要責任。
對此,一些美國油氣勘探和開采業界人士抱怨,這些新規定過于煩瑣,有些根本沒有必要。對此,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認為,雖然美國政府解除了對墨西哥灣深海石油開采的禁令,但是緊箍在人類頭頂的安全禁令卻不能解除,否則下一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還將發生。陳鳳英所長說:“目前的背景下,各國對海洋石油開采的安全性關注度有很大的提升。在這種環境中,深海石油開采的環境保障要求和標準更高、更嚴格,這是必然的。”
對于更嚴格的標準,歐盟也絲毫沒有松懈。歐盟委員會負責能源事務的委員京特•奧廷格說:“安全問題不容商討,歐盟必須采取措施,確保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不會在歐洲水域上演。為此,歐盟委員會將在明年上半年拿出立法建議,以提高海上原油開采的安全標準。”
按照歐盟委員會的構想,新立法將提高海上原油開采的“準入門檻”,確保成員國在發放許可證時必須符合歐盟統一要求,如開采企業必須提供應急方案,證明自己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承擔可能造成的環境損害。一旦釀成環境災難,開采企業需負責清理從海岸往外最遠200海里的區域,并承擔賠償責任。與此同時,新立法還將對開采設備提出更高的技術標準。
提技術
在能源饑渴的人類面前,深海直到目前還是一塊未經大規模開采的處女地。從最近十幾年來全球大型油氣田的發現情況看,60%~70%的新增石油儲量均源自海洋,其中深海中發現的儲量占45%~50%。因此,深海已成為全世界油氣田儲量接替的主要區域。單以深海來看,全世界的深海油氣儲量超過2000億噸,其中石油占到60%~70%,天然氣占到10%~20%。
深海石油開采是一項高科技、高投入、高風險的行為。以目前全球海上石油開采作業技術實力來看,部分大型國際石油企業基本具備深海石油開采作業的能力。但是海上作業面臨許多無法預料的風險,包括天氣、洋流、海嘯、海底地質等,畢竟人類目前對海洋的認識還相當有限。
國際著名石油專家邁克爾•伊科諾米迪斯指出,各大國際石油公司不會因此停止深海勘探,甚至在一段時間后會加強勘探。要知道,海洋石油約占美國本土石油產量的一半,可以想象停止海洋石油生產將給美國的石油供應造成何等沖擊。
美國內政部長薩拉薩爾說:“能夠在新規則下運營并通過更高標準的企業可獲準重新開始深海石油的鉆探。”油企如果在技術上沒有完全準備充足,就萬萬不要開動深海石油,否則可能開啟的是“潘多拉”魔盒。以深水施工為例,在幾千米深的海底施工需要依靠水下機器人來完成。機器人要將輸油管、輸氣管以及電纜線等多種管線合而為一的“臍帶管”進行接裝,可以說,每一項任務的完成都是應用的尖端技術。“雖然,現在深水鉆探技術已成熟,但即使萬分之一的事故概率,受深水地質條件的限制,以人為的力量很難在短時間內尋找到最有效的解決途徑。”國家能源局在其官方網站上發表的《從美墨西哥灣平臺事故中汲取的教訓》一文中指出。
“很顯然,此次解除禁令,對于深海油氣資源開采將形成較大的促動。深海石油開采經過短暫的中斷后,石油企業將會吸取教訓,更加關注深海開采的安全、技術。尤其是技術方面,油企會加快將技術因素提上來,包括開發技術新領域,力求技術升級、突破來防止并處理不可預知的事故或問題。”陳鳳英所長認為。